【視頻】快速內環上的“紅黃綠”,南京這支快速響應警情的尖刀隊伍6歲啦! 熱議

2023-05-08 20:43:45    來源:揚子晚報    

6年前的5月8日,江蘇省第一支公安交警鐵騎隊——南京金陵鐵騎正式成立,現在已發展為全市550余人的交警快速化摩巡隊伍,風雨無阻地保障道路暢通、做好警情快速響應,不斷提升鐵騎巡防效能。其中,負責主城區“井字形”快速內環保暢的機動大隊鐵騎中隊是體量最大、平均巡邏里程最長、接處緊急警情最多的尖刀隊伍,一百多名鐵騎隊員的綜合勤務時間從早晨7點覆蓋到晚上10點,與南京市的路面交通緊密關聯又共同成長。


(相關資料圖)

快速內環上的“紅黃綠”

目前,南京快速內環日均車流量達40余萬,早晚高峰期普遍長于普通城區道路。由于內環連接主城區和繞城公路、過江通道,且沒有紅綠燈,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拋錨警情都容易導致大車流積壓緩行。市民陳女士居住在城東,工作在河西,沿著內環南線往返多年,原本她偏愛從應天大街地面道路通行,但近幾年改成了沿高架行駛,“上面車流量確實更大,但交警鐵騎跑得很密、處置很快,算起來通行時間反而短些。”

沒有紅綠燈的快速內環,唯一的“紅黃綠”就是交警鐵騎。紅藍閃爍的警燈、黃藍相間的警摩和一年四季熒光綠的鐵騎隊員是廣大市民的“熟面孔”,也是從“聞警而動”到主動發現警情、快速應急處突的“急先鋒”。經過六年的淬煉,機動大隊鐵騎中隊的綜合功能越來越全面、警情響應越來越迅速,先后獲得“南京市青年文明號”“最美警隊”“黨員示范崗”“南京公安青年警輔示范崗”等榮譽稱號,中隊民警共計1人榮立二等功、6人次榮立三等功,5人次獲得嘉獎;輔警隊員1人榮立特等功、12人次榮立三等功、12人次獲得嘉獎。

融合指揮打造“一條響鞭”

響鞭之所以“響”,關鍵在于將力量快速傳遞到最末端。六年時間里,鐵騎隊伍在壯大,市民期待在提高,為了以最好狀態踐行“能力強、作風硬、活力足、形象好、服務優”的“鐵騎承諾”,他們主動優化勤務模式——快速內環四條線各安排19名警力,每條線再細分為3個戰斗小組,確保平均8公里長的線路上時刻有至少6名鐵騎執勤,其余警力隨時可以加厚,確保指揮中心調度效率、警情主動發現率和路面見警率得到顯著提升。

“除了南京市公安局和交通管理局的指揮中心直接調度,我們還充分發揮大隊勤務作戰指揮室的引領作用。”機動大隊鐵騎中隊周曙光中隊長介紹。扁平指揮讓“最強大腦”直接驅動“最快雙腿”,大隊指揮室則主動對接內環沿線各大隊形成高效聯動,縮短各環節響應時間、節約應急處突的每一秒寶貴時間。通過“最快雙腳”的末梢端與“最強大腦”指令端的密切聯動,已成為全市突發事件交通應急處置的尖刀隊伍。

綜合發力消除安全隱患

5月5日上午10時許,在應天大街云錦路口,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市民李先生被兩名鐵騎隊員攔下:“您好,騎乘電動自行車應規范佩戴安全頭盔,現在對您進行勸導,請立即糾正違法行為。”李先生趕緊拿出頭盔戴上,不由得問道:“我今天沒開車,怎么也能碰見你們?”

的確,機動大隊鐵騎中隊的主戰場基本都在快速路上,但是隨著南京交警現代警務改革的推進,鐵騎隊員主動將管理觸角延伸至快速內環沿線道路,持續開展綜合治理工作,不僅針對性查處貨車、面包車、摩托車違反禁令標志和非法改裝、開車撥打手機、假牌套牌等違法行為,而且對非機動車輕微違法行為進行教育勸導,持續降低路面違法率、減少交通安全隱患。在過去的一年里,鐵騎隊員便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2萬余起,教育勸導各類輕微交通違法行為15萬余起,有力地保障了內環及沿線交通秩序的良好運轉。

如今,鐵騎隊員主動巡管發現交通警情占比躍升至65%,路面響應到達時間從平均5分鐘縮短至平均3.5分鐘,2022年共接受各級應急調度指令110余次,快速處置警情1.76萬起,鐵騎隊員先期處置到達率超過70%,處置突發事件3100余起,為35起危重或突發疾病駕乘人員開辟綠色通道,以大功率警摩開道跑出生命加速度。此外,金陵鐵騎還專門針對快速內環的行車秩序與路面安全進行管理,在整個環線上布置了500余只特別定制的“金陵鐵騎”反光錐筒,根據各匝道匯流點的路況進行靈活排布,有效引導匝道車流安全有序匯入主線。

六年成長,金陵鐵騎在淬火歷練中不斷提升自我,從最初的“最快雙腿”逐步向多功能勁旅轉變,成為南京市民最熟悉的路面風景,成為交通參與者最信任的熒光綠騎士。通訊員 寧交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一鵬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