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市消費維權報告發布
登記總量下降11.92%,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00余萬元
3月15日,湘潭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1年度消費維權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12315指揮中心共接收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共計35093件,較去年同期下降11.92%。全年共為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24.15萬元。
月接收量起伏較大
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登記總量的下降,并不意味著每月接收量的相應減少。
從報告統計數據來看,2021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的月接收量與2020年對比明顯,2020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月接收量較為平穩,穩定在2800件至4000件之間,最高的月接收量為3868件;而2021年消費者月接收量起伏較大,相對來說,冬季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較少,12月接收量僅為1084件,9月接收量則高達5554件。
消費者投訴快速攀升
分類來看,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中,投訴雖僅占總登記總量的20.74%,但較去年上升了41.49%。
一般食品類投訴依舊位居上年度投訴的第一大熱點,占商品類投訴的三成以上,同比去年上升109.91%,主要反映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方面的問題;銷售服務類投訴同樣穩居服務類年度投訴第一位,反映問題仍集中在預付式消費,預交學費無法延期使用或退款相關投訴共有近200件。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時間正值暑假,封閉場所不能正常營業,學生的課外興趣班如健身、游泳、培訓等均無法正常開課,部分預付卡商家因此出現關門‘跑路’的情況,引發了集體投訴。”市消費者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分析,受疫情影響,加上職業索賠投訴數量的增加,消費投訴舉報渠道的進一步拓寬,多重原因導致消費者投訴快速增加。
多渠道維權趨勢明顯
從報告中不難發現,隨著全國12315平臺開通上線了App、微信小程序、公眾號、支付寶小程序等多種投訴舉報維權渠道,湘潭市消費者的維權方式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這一趨勢與全省乃至全國的總體情況相符。
以湘潭市2021年度消費者維權數據為例,全年接收的電話投訴、舉報有5464件,占比總量的一半左右;互聯網平臺、App、微信小程序接收的投訴、舉報量依次遞減,最少的也有上千件。這說明大部分消費者已從習慣性優先選擇傳統的電話投訴、舉報,逐漸向通過互聯網平臺、App、微信小程序等新渠道來維護自身權益轉變。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