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競拍藝術品可獲得高額返利?大肆發展會員,鼓吹會員參與競拍推高價格,就可獲得高額返利?這是披著藝術品高價競拍外衣進行網絡傳銷的犯罪行為。
近日,廣州黃埔警方持續深入推進“八大專項行動”“颶風2021”“凈網2021”專項行動,持續對網絡傳銷犯罪活動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搗毀一個披著藝術品高價競拍外衣進行網絡傳銷的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涉案金額達3億多元,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切實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案發:投資資金無法收回,多人向警方報案
5月初以來,黃埔警方陸續接到多名事主報警,稱夏港街某文化藝術公司利用APP平臺進行藝術品虛假競拍,致使其投資資金無法取回。
接報后,黃埔警方迅速組織經偵大隊抽調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展開全面偵查。
經查,專案組發現,涉案的APP投資競拍平臺于2月初開始上線運營,以競拍藝術品(陶瓷擺件、漆器、書畫作品等)可獲得高額返利為幌子,在沒有真實藝術品交易的情況下,通過會員間“擊鼓傳花”的手法,在平臺上推高競拍價格,非法收集資金。
真相:競拍藝術品是幌子,“拉人頭”集資是真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平臺通過購買一些廉價的藝術品作為噱頭進行競拍,并沒有真實的交易行為,以滾動“拉人頭”的方式發展下線,鼓動下線在平臺充錢參與競拍,以此來控制資金。
該平臺一開始是由內部員工發起競拍,再帶動其發展的下線參與競拍。在競拍逐漸激烈的過程中,內部員工就會私下操作回籠資金“全身而退”。所謂的發展下線,無一例外都是拉攏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一起“入坑”。
根據平臺的規定,起拍價格一般以幾百元起步,再以上一輪競拍價格的交易額度上漲7%,作為下一輪的競拍價格,平臺則直接賺取交易額度5%作為上架費。會員的收益主要有三類:交易額度2%的掛賣收益、直推下級4‰的分享收益以及董事收益。
據事主反映,參加平臺競拍一天能獲利200元至1500元不等,如果發展了下線,還能同時收獲下線參與競拍的層級獲利200元至1500元不等的金額。由此可見,發展下線的層級越多,收益也會增多。這也讓更多人趨之若鶩,畢竟競拍者瞄準的只是推高競拍價格后的會員收益,沒有人愿用高價買一個廉價的藝術品。
在一輪輪的競拍中,價格也水漲船高。當價格過高,無人接盤時,競拍者就無法收回自己的投資資金,錢被“鎖”在了平臺里。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平臺為解決競拍者價高無人接盤的問題,又在8月份推出了某藝交所,鼓吹鏈接金融區塊鏈虛擬幣市場,可以“釋放”被“鎖”資金(實質上卻是讓競拍者投入更多的錢進平臺里),引誘會員通過充值購買轉換虛擬幣的方式,上線虛擬幣交易市場,企圖以此來撐托平臺交易數據,達到被并購或直接上市的目的。
收網:傳銷本質暴露,警方一舉搗毀團伙
無論更換什么外衣偽裝,傳銷犯罪的本質依然離不開金字塔型的人傳人鏈條。經查證,該平臺注冊會員達1.6萬多人,層級架構達28層。會員不僅可以發展下線,下線還可以繼續發展下線,以此組成傳銷人員鏈、按層計酬的傳銷收益體系。
該案的涉案交易額超3億元,人員涉及全國21個省市,平臺的運營行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經過進一步研判,專案組確定了以周某(男)為首的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落腳點。
10月11日,抓捕時機成熟,黃埔警方集結經偵、刑警、預審、禁毒、食藥環、巡特警等警種,以及云埔、黃埔、大沙、紅山、夏港等多個派出所的警力,兵分多路,前往廣州保稅區、白云區,以及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等地開展統一收網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查扣用于掛網競拍的“藝術品”等涉案物品一批。
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黃埔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斌 通訊員:楊曉虹 張毅濤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