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熱點:琶洲南區規劃獲批,將打造數字創新活力區

2023-01-26 10:40:0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琶洲這一區域將大變樣!近日,市政府批復同意《琶洲南區城市設計深化及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規劃范圍位于琶洲島以南,北至黃埔涌,西至赤沙車輛段,南至新滘東路,公示規劃用地面積約367公頃。規劃提出,要將琶洲南區打造成面向未來、生態宜居、令人向往的“數字創新活力區”。


(資料圖)

琶洲南區位置圖

城水共生、生態共融、數字創新、未來社區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推進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和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琶洲地區的工作部署,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琶洲南區城市設計深化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工作。

本次規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核心內涵,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遵循“城水共生、生態共融、數字創新和未來社區”四大規劃理念,打造面向未來、生態宜居、令人向往的“數字創新活力區”。

宜人的生態空間

規劃方案以塑造高品位城市形象,延續高標準生態格局,推動高質量產業發展,營造高品質人居生活四個方面為亮點,以生態為優先、以創新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以綠色智慧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現代化的治理改善人居環境,加快形成創新型數字經濟總部優勢集群,致力將琶洲南區打造成琶洲地區高質量發展典范及大灣區“數字+”創新產業新高地。

高標準配置公服市政設施333處

塑造高品位城市形象。塑造符合大灣區橋頭堡的城市形象,考慮一江兩岸城市空間軸線關系,自北向南形成城市級地標建筑群序列,強化與國際會展中心的空間聯系及地標場所的生態、文化屬性,形成與國際會展中心、萬畝果園濕地相互滲透的城市空間聚核軸。

高品質的人居環境

延續高標準生態格局。延續“一口通商”時期歷史水網格局,傳承自然水系脈絡,依托黃埔涌及沿岸歷史文化場所,打造古今交融的城市主街;保持與黃埔涌、萬畝果園濕地的生態聯系,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格局;通過高品質的水岸空間、生態空間及宜人的風環境營造,實現城市與生態的緊密交融。

推動高質量產業發展。結合產業空間特點布局四大主題產業聚落,聚焦數字產業高潛領域,提供滿足各類人才需求、企業高成長性特點、產業全生命周期的空間載體,打造極具辨識度的創新活力中心,引領生產方式革新。通過功能復合、提高職住平衡比例及建筑空間混合使用,推進高質量的產城融合發展。

片區整體規劃效果圖

營造高品質人居生活。針對地區功能特點及不同人群的需求,通過“城市級-片區級-社區級-街區級”四級生活圈體系,高標準配置公服市政設施333處及不少于產業建筑規模6%的產業服務設施,使用數字技術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城市服務水平與質量。通過場所營造,讓具有文化底蘊的老場所綻放新的活力;結合碧道、商業街、立體步行街區營造步行環境安全友好的城市交往空間,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