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整個過程很順利,工友們收到工資后陸續都回家過年了,感謝法院!”包工頭田某開心地說。今年1月10日,田某等76名務工人員收到了拖欠的勞務費共156萬余元,開開心心返回家中過春節。
原來,2020年5月9日田某與偉某建設公司簽訂合同承包某科技園項目工程。2022年3月開始,項目完工,偉某建設公司卻一直拖欠部分工程款196萬余元不支付,其中工人勞務費156萬元。
“偉某公司一直借口與上游奧某公司沒結清,不給我們結賬,工友們跟我要,我自己都墊了一大部分。”田某回憶道。
案件經由司法所、勞監大隊來到黃埔法院駐黃埔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窗口負責人手上。
“我們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通過一站收集、集中研判、聯合化解快速化解糾紛,實現案結事了。”在多方協調下,2022年12月23日,奧某公司、偉某建設公司與田某達成調解協議,由奧某公司代偉某公司向田某支付所欠工程款。“奧某公司與偉某建設公司的糾紛還未解決,款項打入田某個人賬號又不安全,我們需要為務工人員多想一步。”
為加快支付進程,確保款項切實發放到務工人員手上,同時避免三方后續再產生訴訟糾紛,黃埔法院創新性地提出由黃埔公證處對拖欠勞務費進行公證提存,再委托公證處根據76名務工人員的欠薪明細表,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向全部務工人員逐一足額地發放欠薪。今年1月6日黃埔公證處辦理完畢公證提存,截至1月10日工人工資已發放完畢。
據了解,黃埔法院聯合區內10余個職能部門,入駐全市首個區級社會綜合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將法院“兩站八室”細化為專業調處平臺,將“線上+線下”訴訟服務功能融入區“1+17+N”綜合治理平臺,定點定員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立案登記、訴調對接、涉法涉訴信訪登記等服務。
通過“巡回”方式處理司法確認申請的實質性審查、速裁、指導調解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最大程度提升司法資源利用率,實現社會治理資源從物理整合到有機融合,切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通訊員:黃埔法宣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