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總裝車間。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
(相關資料圖)
大洋網訊 春節期間,項目建設馬不停蹄、客運樞紐人頭涌動、文旅消費大幅回升……花城廣州已是一片春潮澎湃、萬象更新之景。嶺南春早,花城爭春。今天起廣東迎來返程高峰,南來北往的追夢人將再次回到廣州。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在廣州,一批扎根廣州的企業家迎著春的氣息,共話新的一年如何與廣州共奮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2022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造業立市”的基礎上,2023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將“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列為十項重要任務之首。隨著資源要素不斷集聚、政策措施持續傾斜、行業預期顯著加強,企業家們底氣十足、信心十足、干勁十足,廣州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必將在新的一年譜寫奮斗的新篇章。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顯示之都”呼之欲出
作為廣州市重點發展的三大新興支柱產業之一,以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廣州茁壯成長。去年11月,賽迪顧問發布《2022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廣州位列“2022年新型顯示十大城市”之首。2023年,新型顯示企業更是對在廣州這片熱土上持續高速發展,展現出強大的信心。
用一個字形容總投資350億元的TCL華星廣州T9項目的落地速度,那就是“快”:從簽約到工地打下第一根樁僅用了21天,從開工到2022年9月29日項目正式投產僅用了18個月。它也成為行業內最快封頂、最快搬入、最快點亮、最快量產的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截至2022年12月底,項目累計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1.03億元。TCL華星廣州副總經理張海濤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對于2023年新型顯示產業的市場發展很有信心,公司不只是要以技術優勢提高良品率,提升自身發展速度,還要帶動周邊產業鏈一道發展。”
回顧過去一年,樂金顯示光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厚格感慨良多:“在廣州市的大力支持下,樂金顯示廣州產業基地項目尤其是樂金顯示光電8.5代OLED項目沒有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按照預期目標順利量產并連續3年均達成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新的一年,樂金顯示也將繼續積極發展自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力保障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廣州市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添磚加瓦。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
向2100億元目標“沖刺”
在打造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地的征途上,廣州同樣捷報頻傳:萬孚生物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是首批通過國家藥監局批準的產品之一;截至2022年7月,廣州以累計3731項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專利申請數,位列全國第三;廣州各類生物醫藥企業6400多家,總數居全國第三,上市企業達47家,居全國第四……根據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廣州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增加值更是將達到2100億元。
科技創新無疑是生物醫藥產業的催化劑。十幾年前開始,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就開始加大研發力度與投入,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在TCR-T免疫治療等生命科學前沿技術方面,香雪制藥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從仿制到創仿結合,最后實現自主創新的飛躍發展。”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輝表示,2023年,香雪制藥將繼續秉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爭取更大突破。
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彭仲雄同樣早已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行業秘籍。自1992年創立開始,“核心技術沉淀”和“研發創新能力培育”一直是萬孚生物“行走江湖”的王牌。彭仲雄透露,2023年,萬孚生物將高標準建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更好融入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新發展格局,助力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傳統制造業:
“擁抱”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用數字化為先進制造賦能,同樣是未來制造業迸發新活力的必由之路。
2022年4月,廣州再添一家“燈塔工廠”:“寶潔廣州”(寶潔廣州黃埔工廠、蘿崗工廠和規劃服務中心)成功入選“燈塔工廠”名單,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代表著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在這座“燈塔工廠”,越來越多的設備被安上了傳感器,通過后臺實時分析,就能預知每臺設備的狀態,避免了一臺設備故障,影響整條流水線的情況。同時也打破了供求兩端的“墻”,讓“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就是一個快遞員。”
擁抱數字化轉型的并不止像寶潔這樣的跨國企業,同樣在轉型路上的還有正全力打造民族日化產業的廣州本土制造業企業立白科技集團。“回顧過去一年,立白科技集團逆勢而上,通過數字化轉型,在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展現出民族日化品牌的蓬勃生命力。”該公司總裁陳澤濱介紹。
當然在數字化轉型路上摸索不僅僅是日化企業,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同樣需要產業數字化賦能。這也為更多科技企業提供用武之地。“站在當前這個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阿里巴巴集團希望始終扎根實體經濟,利用數字技術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共享數字紅利,推動產業變革加速到來。”阿里巴巴華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瑋表示。
●新能源汽車產業:
生產大市邁向“智車之城”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據統計,每增加1萬輛汽車,可以拉動GDP增長88.82億元,鋼產量14.1噸、生鐵12.3噸、原油2.03萬噸、玻璃產量16.7箱、合成橡膠0.1萬噸、輪胎13.4萬條……汽車產業在制造業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廣東2022年汽車制造業產值將超1.1萬億元,成為廣東第八個產值超萬億元的產業集群。汽車產業也是廣州的第一大產業,去年,廣州汽車產量超310萬輛,連續四年居全國城市之首。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搶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新高地,成為廣東、廣州推動制造業當家、制造業立市的重要抓手。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新能源汽車份額近兩成,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省。廣州新能源汽車2022年產量27.94萬輛,同比增長120.8%。得益于完備的汽車制造業體系和持續推動轉型升級,以廣州汽車產業“鏈主”企業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汽車整車企業不斷發力新能源賽道。
作為廣汽集團旗下的“自主雙子星”之一,廣汽埃安同樣也是廣東的新能源汽車明星企業之一。它的迅速發展,成為廣州乃至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的一個縮影。回顧2022年,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表示,依托政策的東風和廣州各級政府的支持,埃安以持續的科技創新實現引領,全年銷量突破27萬輛,同比增長超126%。面向2023年,埃安將緊抓重大戰略機遇,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推出一系列全球領先的科技產品。
●整車與零部件協同發展:
穩鏈補鏈強鏈,廣州“先走一步”
一直以來,廣州汽車產業存在“整強零弱”發展不均的現象,如何實現整車與零部件協同發展,成為廣州發力汽車產業鏈的重中之重。
廣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經成為國內主流客車生產廠商電氣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公司董事長陳麗娜坦言,2023年,通達電氣在汽車零部件方面將繼續做好客車版塊的零部件供應,大力拓展在其他商用車和乘用車的配套,并將積極推動智能網聯、網絡安全與智慧交通的融合發展。作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代表,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鍛造的世界最先進汽車生產線和工業互聯網應用方案,已走入奔馳、寶馬等巨頭的全球工廠。在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姚維兵看來,堅持自主創新和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正是明珞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明珞裝備也將進一步推廣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推動智能制造產業鏈協同,將技術創新實力轉變為推動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創新是第一動力。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加速發展的同時,科技企業在廣州這片熱土上茁壯成長。2022年,小馬智行在南沙常態化運行三年多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PonyPilot+正式開啟收費運營。今年伊始,小馬智行正式發布了智能駕駛業務產品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與廣州城市發展一直相伴同行。”廣州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莫璐怡說。在她看來,有著政策的支持,小馬智行將發揮研發稟賦,拓寬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讓企業成長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賈政、申卉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