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過去的2022年,江蘇省海門中學迎來建校110周年華誕,作為海中校友,我很幸運地作為學生代表被邀請參加校慶。收到邀請函時青春一下子涌入腦海,歸心似箭。遺憾的是3月時因疫情沒能成行,錯過了與母校的相約。于是今年過年回鄉,在我與母校邂逅的第十五年之際,我約上了老同學一起回母校看看。當天天氣晴好,雖然溫度低,但擋不住好心情。驅車前往,才發現以前上學騎自行車好久才能到的學校,其實兩腳油門就到了。快步走在校園里,雖天寒地凍,心里卻泛起溫存。教室還是當年的位置,優秀教師的櫥窗里還能看見恩師。高三(1)班教室后面有個大大的張謇雕像,年少時的玩笑,考前看一看南通實業家張謇,考運會好很多。
略有些陌生的是,校園翻新了基礎設施,門頭變得更寬闊,樓宇也變得比多年前更氣派了。樓梯間里,更多的板報書寫著00后學生們的朝氣。很神奇的是,腳步輕盈,許久不見的老校友總能飛快地找到當年自己待過的教室,一眼,能看到當年的課桌位置。
寒風凜冽,不妨礙我迎著風在操場上兜了兩圈,畢竟曾經大冬天在這里打過排球賽,曾經貼著號碼牌跑過800米。操場上學會的道理:人生的賽道有很多,每一個階段都是新的起點。塑造健康的體魄與品質的勇毅,是教育的應有之義。
每每回到小鎮,都覺外面的世界很大,但小鎮仍是心之所往,是心中的后花園,承載忙碌的都市打工人松弛與淡泊的一面,也毫無疑問,是曾經夢出發的地方。
所幸之事,是作為土生土長的小鎮青年,在母校海門中學得到了小鎮當地最好的教育,有了更寬廣的心胸,陪伴我走向更遠更大的地方。
和老同學聊著天,能想到過去的歲歲年年,我說:“高中的事情都記得比較清楚,可能是那幾年學習太累,起早貪黑,所以對我來說有點困難吧,就很刻骨銘心。”同學笑言:“時間的非線性,小時候總會過得更慢一些,也更深刻些。”好比回鄉過年,記得更深刻更久的,一定是小時候數著個數吃糖棗,一片桃酥兩個小孩兒分著吃的樣子。一星半點兒的吃食,卻舔著嘴巴,吃得甜蜜蜜的。
今年過年,畢業十多年的“老”學姐,選了幾張高中時用手機拍的舊照,當年的像素堪憂,表情稚嫩,如今看來忍俊不禁。用舊照作為藍本,“老”學姐在校園里拍了幾組同款照,重現當年青澀模樣。美好的記憶在相機的“咔嚓”聲里流淌,回家過年,亦是尋找心歸處。我心安處是吾鄉,吾鄉皆在記憶里。從未忘記,從未走遠,我的質樸的家鄉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冰晶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