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大洋網訊 “說話是一門藝術,要學會說話,要好好說話。做一個有修養有品位的老師,就讓我們從好好說話開始。”近日,廣州市星執學校小學部全體老師分年級上陣,通過妙趣橫生的情景劇,誠摯親切的演講,演繹了老師該如何“有話好好說話”。
遇到家長投訴怎么辦,碰到學生早戀如何處理,班上出現“刺頭”怎樣以理服人?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棘手問題往往是一個接一個,導致有的老師上課“鼓舞士氣”,下課“灰心喪氣”。
在情景劇《晨跑》里,學校的生活老師變身為“學生”,集體參加學校的早鍛,但一名“同學”老是拖后腿,要不早上起不來,要不跑不動,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使出渾身解數:先是安撫情緒,然后問清楚原因,再一起商議解決辦法,最后還在與學生的相處中,學會“投其所好”,爭取更多的信任感,最終贏得了學生的配合和尊重。
老師們總結道:一個充滿幽默感的教師往往是充滿自信的教師,相反,如果教師經常對學生生氣、發火,動不動就批評學生,這樣的教師是缺乏教育的自信。一個人靠生氣、發火來解決問題,這也是缺乏辦法的表現。“低年段學生注意感受,少進行說教;高年段學生引導為主,使他深入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位老師在演講中總結了自己的方法。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師在跟學生講話的時候不必要說一大堆的道理,但要積極思考處理眼前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一位老師向記者表示,面對班級學生犯的錯誤,老師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憤怒,然后可能就是一頓批評。“往往在我們一番慷慨激昂的批評過后,對于學生沒有什么觸動,有時甚至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所以遇到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心平氣和來了解事情,聽一聽孩子自己是怎么說的,其他同學是怎么說的,然后再作出判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要好很多。”
“我們這次讀書分享會的節目展演,是老師們認真閱讀完李進成教授的《教師怎樣說話才有效》一書后的心得分享,通過表演的方式更加讓觀眾印象深刻。”該學校小學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學校繼上學期《走,跟校長讀書去!》的熱潮后,開展的又一次讀書分享會。
據此,該學校致力營造書香校園,讓“伴隨讀書而成長,為了成長而讀書”成為每一個教師的教育理念,激勵教師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努力成長為學習型教師。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 麥裕玲 星執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星執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