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棒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一種零食,日前,兩歲的樂樂(化名)在吃完一根奶酪棒后,不小心把塑料棒也吞了進去。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內科、消化內科“接力”手術,通過內鏡將吞入腹中的奶酪棒取了出來。
15日下午3點,2歲的樂樂午睡醒來吃著奶酪棒,打開包裝,小姑娘捏著塑料棒大口吃起來,不料用力一吸,奶酪和棒棒一起滑進了喉嚨。樂樂一陣劇烈咳嗽,但并未將棒棒吐出來。
父母立刻帶著樂樂前往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就診,急診醫生接診了樂樂,通過仔細詢問病情,基本確定奶酪棒已被孩子吞入體內,但因為是塑料棒,影像學檢查未能確認棒棒的確切位置。考慮到樂樂總是摳嘴巴,喊喉嚨疼,醫生將她轉入兒童呼吸內科支氣管鏡中心做進一步檢查。
接診的任加紅醫生和胡茜護士準備好氣管鏡,為樂樂仔細探查了呼吸道和肺部,幸好,棒棒并未卡在氣道里。他們順著食道往下探查,終于在胃部發現了這根奶酪棒的蹤跡。
氣管鏡能夠探查胃部,但卻無法抵達胃底取出異物。情況緊急,任加紅醫生立刻聯系兒童消化內科的胃鏡室。為了避免患兒挪動不適,兒童胃鏡室的王鳳革醫生和伍代琴護士立刻攜帶胃鏡手術設備前往呼吸內科。
在胃鏡下,這根奶酪棒清晰可見,但取出來卻不容易。患兒太小,奶酪棒太大,有7厘米長、2厘米寬,很容易卡在咽喉部,引起患兒喉部痙攣窒息。”王鳳革醫生用胃鏡輕輕撥開奶酪棒旁的食物殘渣,找好角度,夾住奶酪棒的一端,“穩準輕快”地將這個棒棒順利取出,整個過程僅用了5分鐘。
隨后,護士將奶酪棒拿出去給家長辨識,家長確認這就是孩子吃的奶酪品牌。
據悉,省婦幼保健院兒童消化科、呼吸科每年都會接診誤吞異物的患兒兩百余例,誤吸的異物包括玻璃珠、硬幣、筆帽、筆頭、紐扣、魚骨、二極管等各類物品,誤吞的異物甚至還有發卡、巴克球、棋子、電池、鑰匙圈等。醫生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教育孩子不要隨意把除食物以外的任何物品放入口、耳、鼻等部位,平時也要將這些微小物品放在孩子伸手夠不到的位置,如果一旦發生異物吸入或吞入,應第一時間送醫。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