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廣州教育這么干!一起來看看

2021-11-02 16:39:16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11月2日,廣州日報記者從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廣州市教育局組織編制了《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廣州教育規劃》),將于近日正式印發實施。據悉,到2025年,廣州要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公平卓越、活力創新、開放包容的廣州教育新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形成全面、協調、高質量發展的廣州教育新格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示范城市。

到2035年,廣州將全面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率先建成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市,形成與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平卓越、活力創新、開放包容的廣州教育新體系,成為全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標桿城市,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十三五”期間新增基礎教育學位34.45萬個

市教育局副局長谷忠鵬介紹,廣州已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成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為全面、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一,建立了從學前至高等教育的全學段生均經費撥款制度,全面落實特殊教育學生15年免費制度,連續多年實現“兩個只增不減”,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率達14.36%。

二,構建大中小學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的德育體系,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高達97%,認定112所勞動教育試點學校,全市308所學校被認定為首批廣東省綠色學校。

三,11個區全部成功創建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和“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占比達100%。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全面實施積分入學制度,報考公辦普通高中從“四個三”簡化為“兩個有”。每區建成一所或以上特殊教育學校,全市建成資源教室268間。

四,全市共新增中小學(幼兒園)482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34.45萬個,其中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32.34萬個。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51.11%,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87.04%。全市示范性普通高中達到73所,示范性高中學位占比超過85%。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一期建成使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獲批籌設,廣州交通大學、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籌建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五,在國內一線城市中率先出臺校內課后服務政策,建立以學校為主體、多方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型課后服務體系。校企聯合共建22個特色專業學院、10個校企合作示范學院。加快推進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廣州地區高校及其附屬醫院共有國家級創新機構63家,省部級創新機構780家。

六,全市教育系統新增1個內地與港澳地區合作辦學機構(籌)、新增設立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新建1所海外孔子學院,牽頭成立廣州國際友城大學聯盟,聯盟成員大學已達13所。基礎教育國際教育資源供給豐富,初步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基礎教育體系,在穗就讀國際及港澳臺學生達4.3萬人,全市締結88對國際姊妹學校,289對穗港澳臺姊妹學校,率先試點開辦港澳子弟班25個,位居全國、全省城市前列。

《廣州教育規劃》設11項發展指標

據悉,《廣州教育規劃》綜合比照廣東省和教育先進城市相關指標,研究設置了11項發展指標,分別是: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小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占比、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占比、普通高中研究生學歷專任教師占比、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職業院校畢業生對口就業率、新增公辦基礎教育學位、國際及港澳臺學生。

《廣州教育規劃》提出了八大任務,包含: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完善發展體系,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優化資源供給,加強基礎教育平衡性;彰顯類型特色,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強化內涵建設,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加快對外開放,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推動技術賦能,建設智慧教育示范區;深化綜合改革,激發教育活力與創新。

此外,《廣州教育規劃》設計了六大重點工程,包括新時代高水平教師(校、園長)培養工程、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工程、新時代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工程、新時代高等教育優化提升工程、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工程、新時代教育信息化和裝備提升工程。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俊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