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如果不戴美瞳,整個妝容基本是無效的。”24歲資深美妝人士彤彤(化名)告訴新黃河記者,美瞳是當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時尚單品,于她們而言,已不單單起到摘掉眼鏡看清楚的作用。“不同的妝容搭配不同的美瞳。說實話,如果不戴美瞳我感覺妝容都缺少了靈魂。”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美瞳銷售規模已超100億。如今,在電商平臺也可以買到美瞳,其中不乏售價10元一片的年拋美瞳產品。相關醫療從業者介紹,美瞳并非美妝產品,而是第三方醫療器械,劣質美瞳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不可逆。
美瞳產品五花八門透氧量、材質是選擇重點
在小紅書平臺,檢索“美瞳”二字便能見到大量美妝博主的測評。其中,混血風、狗狗眼、日系風等類型的美瞳讓人眼花繚亂。“一般情況下,美瞳分為日拋、月拋、季拋和年拋,也就是美瞳的使用期限。”彤彤介紹,近年來人們對美瞳需求不斷上升,不少商家也生產出不同花紋、顏色的美瞳產品。
“在材質方面,主要分為水凝膠和硅水凝膠。材質的不同決定了美瞳的含水量、透氧量和舒適度。”新黃河記者注意到,此前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協會曾表示,日拋鏡透氧量數值應大于24(Dk/t),長戴型的透氧量數值應大于87(Dk/t)。“但市面上不少網紅產品的美瞳沒有達到這個數值,相當于蓋住你的眼球,讓它無法呼吸。”
“在直徑選擇方面也需要格外注意,如果你是小眼睛,就不要佩戴直徑非常大的美瞳。”彤彤介紹,通常美瞳的直徑在13.8mm到14.5mm之間。“正規的美瞳都是三層設計,顏色在最中間。有一些劣質美瞳卻只有兩層,有顏色的一面直接貼合眼球,也就導致有些人戴美瞳后出現了掉色情況。”彤彤表示,此類的劣質美瞳,如今在市場上也并不少見。
年拋美瞳低至10元/片買家佩戴不適難維權
新黃河記者注意到,目前電商平臺就可以買到美瞳產品。在淘寶平臺搜索“美瞳”二字,按照銷量進行排序,其中一款13.9元的年拋美瞳產品,月銷量高達9萬件。相比在商場內售價300元一副的彩色隱形眼鏡,其售價低了20倍。在其評論區,有網友向已購買者詢問,“這么便宜對眼睛有傷害嗎?”其回復是:“我戴著,眼睛很卡”“不能戴,磨眼”……
瀏覽發現,諸如此類售價在10元到30元不等的廉價年拋美瞳并不少見。在與一名商家溝通時,對方表示:“我家美瞳的透氧率是11Dk,還是不錯的親,可以放心使用。”值得一提的是,11Dk/t的數值與上述文中提到的“年拋透氧量應達到84Dk/t”相差甚大。
在黑貓投訴平臺,檢索“美瞳”二字匹配出了300余個投訴結果。其中,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在電商平臺的某些藥房旗艦店內購買了美瞳,此后眼睛出現發炎的情況。瀏覽發現,店鋪客服無外乎對投訴者進行退款處理,或進行10元、20元的小額補償。“我的眼睛出現了角膜炎癥狀,看病吃藥花了很多錢,要求商家補償。商家說讓我開具檢測證明,必須證明是他們家的美瞳有問題才能補償,這簡直是霸王條款……”一名投訴者氣憤地留言道。
美瞳系第三方醫療器械部分網店并無銷售資質
在采訪過程中,一名醫療從業者介紹,人們所說的美瞳并非是美妝產品,其學名為角膜接觸鏡,系第三方醫療器械。“也是規格最高的醫療器械。從醫學角度來看,是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是指植入人體,用于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
新黃河記者在瀏覽器內搜索“美瞳”發現,還有部分非藥房類的電商銷售美瞳。在一家線上“美瞳商城”內,記者并未找到相關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以及醫療器械注冊證。這不禁讓人憂心,佩戴美瞳后出現了不適,應當如何售后維權。
瀏覽發現,全國人大代表、北汽集團首席技師趙郁曾提交過《關于盡快停止互聯網藥房售賣親水接觸鏡(隱形眼鏡)的建議》。建議中提到,佩戴隱形眼鏡必須事先經過檢查,進行嚴格篩選,互聯網藥房隱形眼鏡產品如今減少了必要的驗光、評估和安全指導服務成本,片面以低廉價格吸引消費者。
據《2020年中國美瞳行業概覽》顯示,2020年美瞳銷售規模已超100億元。據Mob研究院預測,截至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元。有財經業內人士認為,美瞳經濟在發展的同時,應將安全性放在首位,“給消費者帶來好的體驗才能走得更長遠。”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