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試點建設營智環境,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

2021-11-02 12:09:44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近日,廣州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在南沙區開展營智環境建設試點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明確提出到2022年4月底前,南沙區營智環境建設試點工作要取得階段性進展,并對試點經驗進行復制推廣。

開展營智環境建設,是廣州南沙打造國際化人才特區的重要抓手。近五年,南沙集聚高層次和骨干人才1.2萬人,是2015年的8.9倍,省市區共建的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入駐770多家科技服務機構,超過2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員入庫成為“科技特派員”,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推動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建設穩步前行。

南沙在全國率先提出營智環境概念

2020年9月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上,南沙在全國率先提出營智環境概念,概念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廣泛關注。

南沙相關負責人表示,營智環境即是指一切有利于人才發展及其智力成果運用的環境,打造營智環境就是為人才智力迸發提供各類要素支撐;營智環境與營商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營商環境聚焦于商事主體,而營智環境聚焦于人才的發展,南沙計劃參照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建立一套系統化、科學化、可操作性的營智環境評估體系。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中央人才協調小組特聘專家吳江認為,南沙在奮力打造營商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營智環境”這個新概念,很有制度創新意義。在他看來,“營智”需要注重三個變量關系:市場的開放度與成熟度、政策的精準度與公平度、政府的監管適度和服務效度。“這三方面南沙有了很好的基礎和成就,未來政府需要發力的是瞄準創新主體的市場失靈領域。”吳江對南沙的營智環境建設充滿期待。

為科學、高效推進南沙營智環境建設試點,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委托專業機構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同時,南沙首提的營智環境建設得到了廣州市人才辦的大力支持。明確了“廣州打造營智環境、南沙試點先行”的工作思路,并將南沙營智環境試點建設列為“‘廣為人知’優質人才項目”加以推進。根據《試點方案》,南沙將通過推進“建立營智環境建設工作運行機制”“構建營智環境評估指標體系”“探索人才發展制度政策集成創新”“形成定期評估制度”“建立與人才及用人單位的聯系互動機制”等營智環境建設試點任務,探索建立適應新時代人才發展的各類環境支撐,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打造融通中國港澳、接軌國際的人才新高地。

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穩步推進

品粵式早茶、登“小蠻腰”觀夜景、考察南沙區內外多個企業……來自西南大學的5名博士生和4名教師大呼“不虛此行”。10月26日~29日,廣州南沙資訊科技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邀請西南大學博士生及教師來到廣州,到南沙的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港科大(廣州)等多個地點實地走訪、考察、交流。西南大學潔凈能源科學博士生馬千茹告訴記者: “我想明年畢業后就來南沙。” 南沙的人才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省層面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于今年2月以“粵大灣區〔2021〕1號文”正式印發。此次西南大學“博士團”來穗考察,既是南沙打造國家化人才特區之舉,更是為了推動南沙招才引智“走出去”和“請進來”。

今年7月,“大灣區(廣東)國際人才驛站”掛牌儀式在廣州南沙國際人才港舉辦,全省首個冠名“大灣區(廣東)”的人才驛站正式掛牌啟用。驛站選址在總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的南沙國際人才港。

“我們后續還將聯動南沙各住房項目中的人才公寓,將滿足人才在本地創新創業初始階段所需的短期共享辦公、政務服務、落腳住宿等需求,彌補當前人才政策在即時性服務方面的不足。”南沙開發區人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驛站將逐步建設成為人才安居樂業的先導、人才綜合服務的平臺、人才交流合作的樞紐、人才成果展示的窗口以及人才政治引領的前哨。南沙推動形成市、區兩級協同推進機制,制定區層面配套行動計劃推動國家化人才特區建設。目前,大灣區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平臺建設已經具備良好基礎,正處于優化提升階段:其中大灣區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會員單位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關負責人榮獲全國優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廣州市唯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自2020年4月開園以來已入駐20余家企業,累計營收已超120億元。

港澳青年加速融入灣區

在南沙,一家新的咖啡+美食+圖書的創新空間TIMETABLE在國慶假期試營業就火爆全城,成為南沙文藝青年必去的首選勝地。

TIMETABLE創始人是地道的香港青年,也是今年成立的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的成員,在多地走訪后,他選擇在南沙水岸廣場打造“創享灣TIMETABLE粵港澳青創基地”,并于今年7月份啟用,作為集聚粵港澳優秀青創人才的創業基地,這里集聚了香港精品品牌咖啡、青創聯合辦公、高端簡餐、公益圖書館及健康管理中心等多種年輕業態。著力打造“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南沙引導粵港澳三地人才共繪發展同心圓。南沙在全國率先試點聘任港澳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實施港澳及外籍人才個稅差額獎勵政策,截至目前已發放港澳及外籍人才骨干高管獎(670人次)8200余萬元。記者了解到,目前南沙建設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粵港澳(南沙城)國際青創社區、“創匯谷”“創享灣”等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入駐簽約創業項目近300個。落戶廣東省粵港澳青少年交流促進中心。南沙青年雙創基地獲評全國首批“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南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