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為做好廣州市建設首批國家、省產教融合城市試點工作,近日,廣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廣州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根據《試點方案》,廣州市將依托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廣州產教融合發展軸,構建“一軸三區多支點”產教融合發展空間布局。
據悉,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名單、試點城市名單,廣州市入選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南方電網、南方航空、白云電器、廣州數控等4家廣州企業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方案》正是廣州實施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廣州市產教融合發展“一軸三區多支點”總體布局圖
亮點:建設培養400家以上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
試點標準要求高、重點項目支撐強、政策支持力度大、改革任務措施全......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試點方案》亮點頗多。
根據《試點方案》,廣州市將依托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廣州產教融合發展軸,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個產教融合集聚區,依托價值創新園區等打造產教融合發展的多支點格局,構建“一軸三區多支點”產教融合發展空間布局。
在試點標準上,《試點方案》要求到2025年,建設培養10個以上具有一定示范帶動作用的產教融合型行業、400家以上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形成國內產教融合改革、政策“雙高地”,打造試點城市“廣州標桿”。其中,廣州市不單獨設立產教融合型企業標準,對照省級標準實施,400家以上企業將占全省目標的40%。
在重點項目支撐上,《試點方案》重點項目清單梳理出了“十四五”期間重點推進的三大類型75個產教融合項目,總投資1687.08億元,包括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類項目、產教融合產業園區類項目等3類項目。
走訪:“小發明”推動“大融合” 以需求和市場為導向明確試點改革任務
“先生、先生,你還好嗎?我是客艙乘務人員,能聽到我說話嗎?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沒有呼吸沒有意識。”在南航乘務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飛行年齡達20年的老師在現場演示如何確認乘客需要實施CPR(心肺復蘇術),以及如何實施CPR的全流程。
南航乘務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現場演練實施CPR
作為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名單的63家企業之一,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南航飛行、乘務、機務、地服等11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基礎,不斷強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在產教融合方面,我們的科技創新很有特色。”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培訓中心總經理高周剛介紹,南航成立明珠創新工作室,創立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及其方法”,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組織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五小”創新工作,截至2021年7月1日,南航“五小”創新項目立項已達12700項,推廣應用優秀成果超過5000項。
南航創立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做法都是以產教融合帶動協同創新的有益探索。在構建市場導向的協同創新機制上,《試點方案》明確要支持校企協同攻關,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深海等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瞄準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卡脖子”問題,形成一批并跑、領跑的原創性研發成果。
此次《試點方案》中,全市產教融合試點改革清單將八個方面的試點改革任務以及四大試點重點工程進行分解,形成41個小項任務,比省實施方案要求的多18項。
企業實訓拓展就業方向 政策支持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
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的工廠園區內,數十名來自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三學生正在一臺臺數控機床前進行操作。
來自該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數控專業的王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在此進行大三實習,通過在企業的實訓實習,可以讓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知識技能得到更多提升,“這種校企對接,可以為我們拓寬就業方向。”
廣州市數控加工職業技能培訓中心
記者了解到,他所在的廣州鐵職院畢業生平均月薪酬起薪5000元以上。而據廣州數控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劉女士透露,每年到該企業實習平臺開展實習的學生有一兩百人,其中40%左右的學生會留下。通過實習取得相關技能證書的人才,進入企業后薪酬以7000元的月薪為起點,“前三年每年收入均有增長,三年之后則根據個人技能水平支付薪酬,我們企業對此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晉升渠道。”該負責人說。
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是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名單的廣州企業之一,他們在企業辦學方面已有豐富的經驗。1999年12月為適應數控技術的發展要求,廣州市數控加工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成立。2010年10月升級為廣州市廣數職業培訓學院,主要負責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及承接廣州數控與各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各項工作。
支持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正是《試點方案》試點重要工程中的內容之一。《試點方案》共明確了人才提升、試點引領、平臺提升、集聚發展等四項重點工程。
同時,《試點方案》從財政稅收、金融投資、土地要素、產業和教育等方面創新增加廣州市的支持政策,全市產教融合試點政策清單列出34條政策,比省實施方案的政策多14條,對廣州市產教型企業、試點企業以及重大項目實施組合式激勵。
其中,財政稅收政策扶持最為企業所關注。對產教融合項目獲得國家、省的投資、技改、前期經費等支持,屬于政府投資補助項目的,市對口部門根據項目性質給予對應的配套支持,但市補助后,國家、省、市總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50%;屬于政府直接投資項目,市區政府在項目審批、資金扶持等方面優先予以支持。對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產教融合重大項目,符合條件的,市基本建設統籌資金可給予適當支持。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符合條件的投資,按規定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當年應繳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成效:積極推進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工作
《試點方案》出臺前,廣州已在產教融合工作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建設培育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儲備庫企業324家
尤其是在積極推進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工作上,廣州市建設培育并已納入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儲備庫企業324家,占全省37%。
廣州還支持黃埔區開展省的產教融合型縣級試點,向省推薦黃埔區為省的產教融合縣級試點城市,在黃埔區開展 “廣州市產教融合示范區”建設,甄選高校優質特色專業組團與有關重點企業合作辦產業學院,首批建設區塊鏈、智能制造等7個產業學院。
實訓基地總建設規模達21萬平方米
210米普速接觸網實訓線路、50米架空10KV電力線路、120米第三接觸軌......在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供電實訓基地,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批接觸網實訓線路可滿足60位學生開展綜合技能訓練,老師們就在鐵軌旁向學生講解技能。
“我們的實訓基地在提供現場教學服務的同時,還可為企業提供接觸網工崗技能培訓與技能鑒定等服務。”現場講解的劉教授告訴記者。
像這樣的實訓基地在廣州已有一定規模。按“一中心、三區、七點”布局,廣州推進建設公共實訓基地體系,具體包括一個公共實訓中心主基地,番禺、南沙、廣州開發區三個區域分基地,以及市屬七所技師院校分基地,總建設規模達21萬平方米,總投資超20億元,全部建成后可同時提供約2萬個實訓鑒定工位。目前,“一中心、三區、七點”已相繼建成投入運營。
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不斷深化
“深化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是推進產教融合的重要內容,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屬于政企共建高校,由廣州市與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聯合共建。
在推進校企共建二級學院上,全市已形成22個特色專業學院,校企聯合共建了智能裝備制造、物聯網等22個特色專業學院、10個校企合作示范學院。
在推進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上,全部高等職業學校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4所高等職業學校納入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在推進集團化辦學上,11所中高職學校成立18個職教集團(聯盟),4個職教集團入選省級示范職業教育集團,實現標準共建、人才共培、資源共享。
此外,廣州還尤其注重推進產教協同創新,組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共同參與的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同時結合廣州價值創新園區建設,積極創建“教育與產業協同創新試驗區”,推動形成龍頭企業、優勢高校、合作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復合型平臺。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徐雯雯 申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通訊員 穗發宣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