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探索建立“城市體檢觀察員”制度

2021-10-12 16:53:08    來源:大洋網    

城市體檢觀察員

大洋網訊 正如每個人需要定期體檢一樣,一座城市也需要定期進行“體檢”。

作為2019年首批全國城市體檢試點城市,從2020年開始,廣州市探索建立了“城市體檢觀察員”制度,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城市體檢觀察員,為城市健康“把脈”。2020年,首批534名城市體檢觀察員圍繞“城市體檢治理成效”“身邊存在的城市病”“城市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為2020年廣州市城市體檢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定性數據。

近日,2021年廣州市城市體檢觀察員首次沙龍活動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舉行,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累計招募了620名城市體檢觀察員,涵蓋公務員、國企職工、在校學生、社區工作者等多種職業群體。

“城市體檢”檢什么?

8個方面,61項指標,大到應對暴雨、臺風城市應急能力,小到樓下便民設施設置

根據今年7月21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廣州市2021年城市體檢工作方案》,廣州將嚴格按照“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工作要求,針對“城市病”和城市問題實施全面、系統、綜合治理,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努力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健康城市。

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體檢工作人員介紹,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指導下,廣州市城市體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制定了全方位檢查的“體檢套餐”,對城市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和創新活力等8個方面,共61項具體指標進行調查評估,大到應對暴雨、臺風的韌性城市應急能力,小到樓下的便民服務設施的設置情況,涵蓋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生態宜居”單元為例,廣州將對城市的公園和綠道是否充足、空氣質量情況、河涌水道的污染情況進行調查評估;而在市民最為關注的“交通便捷”單元,廣州將對城市交通擁堵情況是否得到緩解,公共交通換乘是否方便順暢等情況進行調查。

此外,記者注意到,隨著城市老齡化的加深,城市體檢也更加注重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的需求。城市體檢的“多元包容”單元,特別注重對于這類群體的關愛情況。

“城市體檢”怎么檢?

城市自檢+專業機構+市民參與,“三方會診”找到城市“病灶”

據悉,城市體檢將采用“城市自體檢”+“第三方體檢”+“社會滿意度調查”三方會診的方式,找到城市的“病灶”,制定“診療方案”。

其中“城市自體檢”更強調官方統計數據和大數據相結合,對市民、各行各業反饋的城市問題以及問題治理成效進行分析研究。例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

“第三方體檢”,則由政府部門組織第三方機構,對城市體檢各項指標測算分析,綜合評價樣本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查找存在的問題。

“社會滿意度調查”,將通過調查收集市民對環境、住房、醫療、教育、交通等人居環境質量指標現狀的滿意度,發現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希望解決的城市問題和短板。

在此基礎上,專業規劃技術人員將通過客觀數據和滿意度調查結果為廣州進行“診斷”,制定相關政策建議,并將這些“藥方”遞交給相關職能部門,為職能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撐。

“城市體檢”效果怎么樣?

“體檢大數據”為決策提供依據,“對癥下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隨著近年來城市體檢工作的推進,廣州市城市體檢的覆蓋面逐漸增大,市民對城市體檢的參與程度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收集問卷累計超過21萬份,收集了涵蓋了28個部門、11個區的50余項指標及相關數據、數萬個設施點的統計報表和空間矢量數據,并建立了融合“數據采集、綜合分析、問題查找、監測預警、整治跟蹤”等功能的城市體檢評估信息平臺。

在治理成效方面,記者了解到,針對2019年以來城市體檢發現的“城市病”和城市問題進行持續追蹤,推動問題整改,并對其治理成效進行評估,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以2020年為例,廣州市全年完成81個交通擁堵點位治理,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開展1.73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優化提升工作,提升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水平。2020年,全市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32個,累計改造老舊建筑2342萬平方米,“三線”整治496千米、增設無障礙通道34.5千米、完善消防設施2.4萬個,強化了城市安全韌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賈政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