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麥不等于減產 分類施策適時整地播種

2021-10-12 13:51:26    來源:大河網    

俗話說,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今年受“7·20”特大暴雨災害及此后多輪全省性降雨過程影響,我省秋作物適時收獲騰茬、麥田適期整地播種遇到較大困難。在這個歷史罕見的特殊年份,小麥播種需要注意啥?10月10日,記者采訪了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人稱“郭小麥”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

晚播小麥不等于減產

據省氣象局10月8日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全省出現13次大到暴雨天氣過程,且具有降水頻次高、強度大、范圍相對集中、強降水落區重疊度高等特點,導致部分地區田間積水嚴重。“10月底前還有四五次降雨過程,我省秋作物仍在搶收,土壤水分飽和度過高,今年小麥大概率要晚播。”郭天財說。

晚播小麥一定會減產嗎?用大數據來說話。通過對歷史資料對比分析,我省7月至9月底比常年同期降雨量偏多四至六成的7個年份中(分別為1963年、1982年、1984年、2000年、2003年、2005年和2010年),次年小麥平均單產比上年增加的有4年;9月份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1—1.7倍的6個年份中(分別為1967年、1969年、1979年、1984年、2011年和2014年),次年小麥平均單產比上年增加的有3年。

“麥種泥窩窩,來年吃饃饃”,根據多年小麥生產經驗,哪一年麥播底墑好,來年多為豐收年。“對于因土壤墑情大而導致小麥晚播的,只要我們精心組織安排,搶時抓好麥播,加強田間管理,爭取明年小麥有個較好收成還是很有希望,也是很有可能的。”郭天財對此充滿信心。

分類施策適時整地播種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省氣象局監測和實地調查,目前我省農田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7·20”暴雨災害蓄滯洪區和其他地勢低洼目前仍有積水的地塊,要抓緊通過疏通溝渠、挖溝排水和機械抽水等措施,及早排除積水,為盡早整地播種爭取時間。“若這類麥田預計‘小雪’節氣前仍無法進行整地,要及早做好鐵茬免耕播種的預案。”郭天財說。

對目前田間雖然沒有明水,但地下水位上升且土壤水分仍處于飽和或偏濕狀態的地塊,要開挖深溝,適時深松散墑晾墑,及時瀝出耕層滯水,為農機盡快進地作業搶時播種創造條件。郭天財建議,若這類麥田預計“立冬”節氣后仍不能翻耕整地,可采用旋耕播種的方式搶時播種。

對當前田間已經沒有明暗積水,地表開始露白但耕層土壤仍偏濕,預計在適播期下限之前能夠進行播種的田塊,要利用天氣轉晴的間隙期抓緊曬田晾墑,待土壤墑情基本適宜時抓緊機械騰茬、翻耕整地、搶時播種。

落實“四補”技術高質量種好小麥

“目前,安陽、新鄉、鶴壁淇縣等地,地里積水還比較多,一部分地區肯定要推遲播期。”不過在郭天財看來,晚播也有補救的辦法。

以種補晚。當超過適宜播期后,應調劑選用耐晚播早熟,且抗寒抗逆能力強,在晚播條件下分蘗成穗率高、豐產潛力大的半冬性偏春性或弱春性品種。

以好補晚。“不能一晚就急、一晚就粗耕濫種,要適當淺播,播種深度3厘米左右,越是晚播的小麥越要做到精細整地、高質量播種。”郭天財說。

以密補晚。適當增加播量,一般每遲播2天,畝播量增加0.5公斤。

以肥補晚。晚播小麥應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肥,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和分蘗增長,提高分蘗成穗率。

據省農業農村廳監測,當前尿素價格比上年同期高47.6%,種子零售價較上年同期每公斤高0.5元左右,農藥價格漲幅1%—3%,加之柴油價格上漲、機械作業困難費用增加,預計今年麥播生產成本每畝上漲近100元。

對此,郭天財特別提醒,各地要特別注意當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農民麥播投入的影響,保證種子、農藥、化肥等物資供應,以確保種足種好小麥,打好來年夏糧生產第一仗。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