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動態:中青報:10年超25萬份遺囑,國人直面生死課

2023-03-31 10:36:51    來源:揚子晚報    

中華遺囑庫供圖

“遺囑是中國人必須要面對的一個課題。”2013年,作為律師的陳凱,秉持這種理念,推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共同發起主辦了中華遺囑庫這一公益項目。


(資料圖片)

“剛成立的時候,大多數人不太能接受‘遺囑’這樣的字眼,也不愿意在公開場合談論立遺囑的事情”。當時,陳凱發現很多家庭明明在財產傳承方面存在風險,但他們“不接受、不愿意去談身后事,更不要說去立遺囑了”。

十年彈指一揮間。2023年3月21日,《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的數據顯示,中華遺囑庫目前共登記保管251322份遺囑,其中6362份已生效。這些遺囑中,有1787份來自90后,357份來自00后。

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從變動的數據解讀國人變遷的生死觀。

中青報·中青網:您是如何關注到遺囑這一問題的?

陳凱:2007年,我作為一名律師,來到澳大利亞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當時國內的侯耀文遺產案引發高度關注,由于他突然離世,沒有遺囑,導致家人之間產生遺產糾紛。一些外國同事聽說后很不理解,認為寫遺囑就可以免去這些麻煩。經過調查我發現,國外很多人寫遺囑,而且年紀都不大。這帶給我特別大的震撼,在我們的舊觀念里,寫遺囑并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回國之后,我接了好幾個遺產糾紛的案子,看到許多家庭親人間令人唏噓的悲歡離合。我感到,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社會文明進步,人們文化水準提升,立遺囑在中國會成為一件人們能夠正確面對的事情。

中青報·中青網:法定繼承同樣可以傳承遺產,訂立遺囑的意義在哪里?

陳凱:民法典中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遺囑繼承有效的情況下,遺囑繼承是優于法定繼承的,一份遺囑看起來簡單,其背后卻有很多價值。

首先,是尊重被繼承人對財產的自主權。很多老年人被傳統觀念束縛,不愿意或者不敢去享受財產,一些子女形成了“這個房子就是我的”觀念,如果給少了或者不給就會生氣、鬧矛盾,甚至對父母產生想法。訂立遺囑可以督促被繼承人把財產安排好,不給家里人留下麻煩和后患,同時引導年輕人不要去盯著老年人的財產。財產怎么分是被繼承人的事,“給你是情分,不給你是本分”,鼓勵后輩不要去惦記老人家的財產,要感念幸福生活是自己奮斗出來的。這是一個家庭和睦幸福、家風能夠延續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青報·中青網:立遺囑者平均年齡持續下降,年輕人立遺囑有什么新特點?

陳凱:年輕人登記遺囑的數量在逐年上升,而且除了房產、銀行存款等遺囑內容外,證券基金、公司股權、虛擬財產、保險單等數量在上升。

80后之前的人,比較傳統,他們對于家庭、父母、子女會考慮得更多,立遺囑大多出于財產安全、家人生活的考慮;而90后的關注需求更加多元化,財產類型相對更多,比如電子遺產、數字遺產;00后更加天馬行空,對物質的關注顯著降低,他們更多認為這是“很酷的一件事”。

中青報·中青網:當今社會,晚婚晚育、未婚未育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必要立遺囑嗎?

陳凱:隨著社會的發展,未婚和不婚的人群增多,他們可能沒有配偶、子女,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繼承人。截至2022年年底,共有1369名未婚不婚者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遺囑,其中女性未婚不婚者所占比例高達71.51%。要清醒認識到,如果采用法定繼承的話,這些財產可能會給到被繼承人不想給的人。

未婚不婚的人群還會面臨撫養難題,晚年生活不能自理時,照顧他們的人和繼承他們財產的人在法律上不一定有關系。

遺囑庫中,還有1.72%的未婚不婚者,將遺產指定由其非婚生子女繼承。在此特別提示,非婚生子女的繼承也應該進行相應安排,否則他們不一定能順利繼承財產。

中青報·中青網:為了確保遺囑能被順利執行,還有哪些法律問題需要注意?

陳凱:遺囑執行在法律上要求特別嚴格,雖然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但它不一定是有效的遺囑,反而容易引起糾紛,因此需要結合家庭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有時可能還需要配備其他的法律文件以避免后續的風險。

中華遺囑庫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保證遺囑的有效執行,我們既會考察遺囑人身體條件和財產情況,也會考慮其遺囑意愿的復雜性,所以建議大家去專業機構立遺囑,避免此后的糾紛。

民法典繼承篇專門有大篇幅規定遺產管理人制度,這是人們在立遺囑時需要面對的新問題。根據民法典規定,繼承開始后,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遺囑執行難度較大,為保障本人的遺囑能順利執行,越來越多人在遺囑中指定遺產管理人。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的遺囑中,已有1542份遺囑指定了遺產管理人。如果遇到了糾紛,遺產管理人可以先于法院,居中調停,避免財產分割時帶來的麻煩。

下一步,中華遺囑庫將持續推動專業遺產管理人人才庫項目,首個全國性遺產管理人平臺將正式上線,并在此基礎上打造遺產管理人標準體系、評價體系、考核體系、監督體系,以適應民法典出臺后人們對遺產管理人服務的需求。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