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2月27日訊 (通訊員 王源 記者 王國柱) 游戲對未成年人有時長限制,但孩子還是能一玩一天,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幕后黑手到底是誰?讓廣大家長困惑不已。近日,在“凈網2021”專項行動中,泰州海陵警方偵破該市首起代刷人臉破解“游戲防沉迷系統”案件,斬斷一條內部分工明確、以租售游戲賬號牟利的黑灰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公民個人信息200余萬條,查實違法所得50余萬元。
2021年9月底,泰州公安海陵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網民在網上出租他人已實名認證的網絡游戲賬號,并提供代刷人臉認證,以此牟利,嚴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接到線索后,網安大隊會同當地城南派出所立即展開偵查。通過數據研判分析,民警迅速鎖定嫌疑人李某民,在全面收集固定證據、摸清行動軌跡后,于2021年10月8日在李某民家中將其抓獲。
為實現全鏈條打擊,海陵警方繼續深挖源頭、尋線追擊。辦案民警輾轉江蘇、江西、浙江、重慶等地,歷經4個多月努力偵查,截止2022年2月18日,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田某源、劉某超、劉某松、鄧某辰、崔某黔五人,查獲作案電腦5臺、手機20部,一舉打掉以田某源為首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伙。
經查,該犯罪團伙層級分明、分工明確,由田某源和劉某松負責通過網絡非法獲取未成年人的公民信息,后發送至劉某超和鄧某辰二人,由鄧某辰將未成年人人臉照片信息交由下線崔某黔制作動態人臉視頻。隨后,該團伙再利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和人臉動態視頻,通過網上黑客視頻軟件,非法繞過國內網絡游戲公司的防沉迷系統,大量注冊游戲賬號進行租售牟利。
據嫌疑人交代,他們根據游戲難易程度,以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的價格出售賬號或以每小時2元到20元不等的價格出租。而這些租買賬號的,大部分是受政策影響無法隨意打游戲的未成年人,等于變相繞開了網絡游戲公司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目前,田某源、劉某松等6名涉案成員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鏈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絡游戲問題,國家新聞出版署于去年8月30日下發通知,明確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史上最嚴防沉迷”政策實施后初見成效,游戲企業普遍進一步加強了防沉迷措施,在規定的限玩時段外,被認證為未成年的玩家幾乎都無法登錄游戲。但一些不法分子竟通過租售經成年人身份認證過的游戲賬號給未成年人使用以此非法牟利,嚴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嚴重破壞網絡游戲實名制。
校對?蘇云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