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目前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K3、K4、K5、K6已經結束野外發掘工作,K7、K8發掘工作也已過半。
截至目前,6座新發現“祭祀坑”已經出土編號文物11000余件,而近完整器超過2400件,其中銅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分布示意圖
三號坑出土銅頂尊跪坐人像
出土編號文物過萬件
據了解,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是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川渝地區文明進程研究》的實施內容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秉持“課題預設、保護同步、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合作”的工作理念,聯合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為代表的國內39家科研機構、大學院校以及科技公司,共同開展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尤其是新發現六座“祭祀坑”的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和多學科研究等工作。
根據層位關系,結合測年結果,以及目前已經明確的出土文物拼對復原現象綜合判斷,K1、K2、K3、K4、K7和K8的年代為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大致相當于晚商殷墟四期,K5和K6年代稍晚,大致相當于西周早期。
截至目前,6座新發現“祭祀坑”已經出土編號文物11000余件,而近完整器超過2400件,其中銅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
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鳥形金箔飾、銅頂尊跪坐人像、銅扭頭跪坐人像、銅立人像、銅人頭像、銅面具、銅尊、銅罍、銅“神壇”、銅龍、銅網格狀龜背形器、玉璋、玉戈、玉鑿、神樹紋玉琮、玉器座、玉刀、石戈、陶矮領甕、陶尖底盞、絲織品殘痕、象牙雕、海貝等,部分文物從造型、紋飾來看,均為此前所未見。
四號坑出土扭頭跪坐銅人像
三號坑出土戴尖帽銅立人像
意義重大而深遠
據介紹,本次對于三星堆遺址祭祀區的考古發掘,意義重大而深遠。新發現的前所未見的遺跡和文物,進一步充實了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內涵;也將促進關于三星堆遺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行為和祭祀體系研究,彌補以往在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的缺陷和空白。
進一步闡釋“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基本認識。1986年發掘的一號、二號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國內其他地區文化的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發掘的若干新器物,如K3出土的頂尊跪坐銅人像和銅圓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絲織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進一步夯實了這一認識。
運用“課題預設、保護同步、多學科融合、多單位合作”的新理念。本次考古發掘以及其中創新使用的現代化多功能保護大棚、恒溫恒濕考古發掘艙、現場應急保護實驗平臺、多功能考古發掘操作系統、遠程控制系統、24小時不間斷拍攝系統等,必將對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工作方法和科技考古等方方面面形成積極深遠的影響。
另外,三星堆祭祀區考古發掘系統展現了中國豐富多彩且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是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源泉。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圖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