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拉動從天花板垂下的漁網網繩,旁聽一起發生在長江入口中華鱘被非法捕撈的故事;帶上VR眼鏡,領略金雕飛翔的視角,通過判決書模型了解網購金雕案的故事;在卷宗啟動器按下手掌,觀看“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新說,了解非法捕撈“三有動物”青蛙的案件;動手給動物卡片涂色掃描,通過投屏設備將小動物放歸到“大自然”……
2月14日,全國首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館啟用暨《以案釋法·漫畫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書首發儀式在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舉行。江蘇高院二級巡視員湯小夫、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錦輝、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真福以及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旅游集團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活動,省市人大代表、中小學校師生代表、自然保護志愿者、群眾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40余人參加儀式。
作為全國首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館,該館是省市法院共建項目和南京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之一,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玄武區人民法院、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建設。展館分為司法保護區、互動實踐區和成果展示區三部分,展示江蘇法院審結的10起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件,科普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知識,闡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為參觀人群提供沉浸式體驗。展館啟動后,將對游客免費開放,預計年參觀人數在10萬人次左右。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的科學路徑,近年來江蘇法院積極構建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推動生態環境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區域統籌、綜合治理,強化對生態環境重要水體流域、生態環境重要功能區域的系統保護、協同保護,為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提供制度保障。
不斷推動修復性司法理念落到實處,南京環資法庭、南京市玄武區法院與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簽署生物多樣性保護框架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南京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司法實踐基地,將該基地打造成展示江蘇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成效,構建生態環境公眾參與的重要平臺。借助紅山森林動物園救助站對案涉野生動物進行科學救助保護,江蘇法院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和法治融合宣傳,展示江蘇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成效,切實回應人民群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切。
啟動儀式上,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辦《以案釋法·漫畫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書發布儀式,為省市人大代表、中小學校師生代表、自然保護志愿者代表、社區群眾代表等人員贈送新書。
《以案釋法·漫畫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由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出版,南京環資法庭編寫,該書選取江蘇法院審結的25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采用漫畫案情、法官說法以及科普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三部分來呈現江蘇法院司法護航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舉措及成效,向大眾傳播生態文明理念。
通訊員 汪云 交匯點記者 顧敏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