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評價充斥跟帖區 點評類網站還能相信多久?

2022-02-09 16:47:14    來源:羊城晚報    

“又踩雷了!”提起最近打卡的網紅西餐廳,合肥市民謝宇搖搖頭。春節期間跟相親對象第一次見面,他特意在點評類平臺上選了一家高分店,“沒想到菜不好吃,環境還那么嘈雜,和平臺上的評價相差甚遠。讓我好沒面子。”近年來,有關部門多次開展打擊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一些點評類平臺也出手整治刷分控評等流量造假問題,每次處理的賬號都數以萬計,但刷分控評等亂象依然難以根除。

刷分控評,虛假評價充斥跟帖區,正在惡化的“點評生態”,釋放出反噬的能量。于商家而言,“不刷你就輸了”;對顧客來說,“信了你就上當了”。由此,餐飲消費的買賣雙方,似乎都成了“刷分控評”“刷單炒信”的受害者。當網絡口碑營銷在相當程度上淪為流量造假,這無疑意味著一套信用架構即將坍塌。一旦失去了信任,壞了名聲,那么,點評類網站的存在邏輯,恐怕會被動搖。

點評類網站的基石,就是消費者“真實意見”自發分享所形成的“參照價值”。但從實踐反饋來看,這條賽道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行得通。首先,愿意“共享消費體驗”的用戶未必有那么多,很多人在網絡場域內,都屬于是“靜默”“少言”“潛水”的。由之順勢引出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大量能說會道、別有所圖、組織化的“職業玩家”充斥其間輾轉騰挪,從源頭污染了這一領域的信息質素。

隨著所謂的“寶藏店鋪”“網紅餐館”一次次被證偽、被打臉,隨著消費者一次次被“虛假點評”帶到坑里。各類點評類網站的信譽,正在墜落。消費者對于點評類網站的觀感,也在發生微妙變化。從原先的“無腦輕信”,到“將信將疑”,乃至到最后“下意識抵觸”,并非不可能發生。刷分控評、刷單炒信泛濫成災,與其說是把消費者一騙再騙,不如說是有關平臺在自斷生路。

消費者是有記憶的,一次次吃虧上當的“記憶”,難免會轉化為一種神經反射式的自我保護機制。事已至此,留給點評類網站的時間真的不多了。若繼續無節操弄虛作假賺快錢,那么離被用戶拋棄恐怕亦不遠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