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守林人”的除夕

2022-01-31 19:45:09    來源:揚子晚報    

中新網承德1月31日電 (張桂芹關鵬玉)“你好,我是天橋梁望海樓,報個平安!”1月31日(農歷除夕),塞罕壩機械林場防火瞭望員趙福洲像往常一樣通過電話向場部報平安。

塞罕壩機械林場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近60年來,三代塞罕壩人接力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成功種植出逾百萬畝林海的綠色奇跡,成為京津地區重要的防沙屏障。

塞罕壩機械林場有6個分場,按地形分壩上、壩下兩部分。塞罕壩共有9個“望海樓”,被稱為“林海的眼睛”。趙福洲所在的“天橋梁望海樓”海拔1700米,屬于大喚起分場,林地面積28.3萬畝,大部分位于壩下地區。

作為一個干了38年的老林業人,趙福洲和妻子已經在“望海樓”堅守了23年。今年是他們在“望海樓”度過的第四個春節。

與往年不同的是,趙福洲在2021年5月就到了退休年齡。

本想著“退休可以歇歇了”的趙福洲,可真到了退休那一天,塞罕壩林場的負責人找到他。“防火是關乎全場存亡的生命線,眼下沒人比你更熟悉這片林,能不能再堅守幾年,帶一個徒弟出來?”負責人說。

上級期盼的眼神,懇切的言語讓趙福洲動容。“組織這么信任我,我很高興,愿意留下來。”

從天蒙蒙亮到夜幕降臨,每天不停地瞭望周圍幾十公里范圍內的林海,并以白天每15分鐘一次,夜間1小時一次的頻率向林場通報最新情況。二十多年來,隨著一棵棵樹木長高,“望海樓”也由一層加高到了五層。

塞罕壩氣候寒冷,年均氣溫零下1.3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3.3℃。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分場副場長王金成介紹說,按往年慣例,隆冬時節,大雪下得過膝深,火災隱患降低,山上的防火瞭望員可以回家過年。

大喚起分場林區防火戰線長達40公里,與7個村莊交錯相融,有的居民區距離林地僅幾米遠。目前,塞罕壩已兩個多月沒有有效降雪,集中連片的萬畝林海給防火帶來了嚴重壓力。

王金成說,“為防止野外用火,不但‘望海樓’的防火瞭望員要堅守崗位,分場還設了23個布控點,每天早六點到下午五點,100余名員工全員上崗防火。”

“看似簡單的防火,其實很復雜。”在趙福洲看來,防火不但要勤觀察、勤匯報,還要掌握氣候,對周邊地形地貌更要熟記于心。“什么樣是煙,什么樣是霧要分清;一旦發生火情,錯報、誤報,延誤一分鐘都會造成巨大損失。”

“防火瞭望員要耐得住寂寞,防火期一個月都見不到一個人,年輕人待不住。”趙福州坦言,徒弟不好找。

趙福洲家里有6口人,今年春節,兒子趙東楊在營林區護林防火,兒媳帶著兩個孫子在圍場縣城,一家人分三處過年。

“上一輩人千辛萬苦造的林,堅決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里有任何閃失。”趙福洲深感責任重大,對于家人不能團聚,他不覺得委屈,“我是退休不離場,一定守好這片林子,直到林場找好接班人。”

“吉祥富貴鴻運到,和順平安福常來”。昨天趙福州就已經把大紅對聯,窗花貼好了,“望海樓”被點綴得喜慶起來。

今天的年夜飯是燉排骨、小雞燉蘑菇、紅燒魚……六個菜。“六六大順,圖個吉利。”夫妻二人笑著說。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