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博物館
上海館: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479號上海中心大廈37樓
北京館: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觀復博物館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私立博物館,1997年初正式對外開放,由馬未都先生創辦并擔任館長至今。2004年實行理事會管理制,2007年面向社會開放會員制。本館常年舉辦以傳世文物為主的專題展覽,不定期舉辦特色展覽。展館面積3500㎡,內設陶瓷館、家具館、工藝館、油畫館、門窗館、多功能館及千余平米會員活動區域。布展側重開放形式,注重人與歷史的溝通,強調親和力。
“觀復”一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意指:達到虛空的極點,安于內心的禪定;宇宙萬物同時生長,我們得以觀察它們的本源。馬未都館長試圖通過“觀復”這個名字來表達:“觀”即觀察,“復”即反復。傳統文化之美,需要反復觀察,才能通達它的本原。
上海觀復博物館
上海觀復博物館位于上海陸家嘴城市新地標——上海中心大廈的37層,設有4個固定展廳:瓷器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以及一個臨時展廳。
(圖源:上海本地寶)
◆ 瓷器館:
宋代陶瓷生產從實用化向藝術化大大地邁進了一步,中國陶瓷美學高峰在此時形成,令后世無法企及。宋代陶瓷品種劇增,北方的磁州、耀州、定州、鈞州;南方的饒州、吉州、處州、建陽,形成八大窯系。本館所設的113件展品,上承五代,下啟金元,代表宋代陶瓷的主要面貌。
◆ 東西館:
18世紀中國處在康乾盛世,歐洲在文藝復興后進入工業革命,亞歐大陸的文明在這一刻全面碰撞。當時海上的貿易交流,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神秘的中國文化在18世紀對歐洲上流社會的影響超出一般人的認知。本館的109件展品,多為東風西漸的代表,體現了當時歐洲社會對中國紋飾元素和中國工藝的向往。
◆ 金器館:
黃金是人類文明形成以來的共同文化標準。五千年以來,人們對黃金充滿了期冀,黃金作為人類財富文明的最高標準從未改變,它給出了世界文明發展的軸線,讓各類文明相互靠攏,相互支撐。本館的221件展品以中國古代黃金作品為主,中國周圍民族與國度的黃金文化為輔,讓觀者深刻領略黃金文化。
◆ 造像館: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于公元前六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在漢代傳入中國。佛教藝術對我國的文學、繪畫、雕塑、建筑等均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本館展出47尊佛造像,含南北朝及唐宋時期漢傳佛教造像、明清時期漢藏佛教造像,兼以周邊國家佛教造像作品。大千世界,寶光燦爛,令觀者心存敬畏。
◆ 臨展館:
臨時展館是上海觀復博物館的短期特展場地,為將來的多元化策展提供了可能。
相關推薦:
上海觀復博物館門票價格+購票方式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