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東航MU5735航班不幸墜毀,無數人揪心悲痛。可此時,卻有無良企業和個人消費災難,無底線營銷。
22日晚,安徽兩家公司制作了含有東航失事航班元素的宣傳海報,通過公司員工群、朋友圈轉發。山西一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布了一張“愿MU5735航班的親人平安回家”的海報,并附上了樓盤案名、電話、地址。
也有自媒體緊急“搭車”這起事故,發布手機測評文章,聲稱某某手機“帶你提前看”;有的保險、理財企業聞風而動,在群里分享災難營銷“朋友圈話術”,從業人員在分享墜機新聞時帶上“高額意外險,你值得擁有”的宣傳語;還有,在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上,一下子冒出來20多個自稱“未上飛機”的幸運兒;有博主稱“女友在飛機上”,邊開直播邊給自己爆燈,但事后被扒出各種漏洞……
明目張膽消費災難,把私利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這種行為令人心痛,也讓人憤怒。無論是遇難者的家人,還是普通民眾,正處于悲痛之中,此時人們想看到的不是趨之若鶩的流量,而是人文關懷與尊重。
那家房地產公司被立案調查,自媒體的測評文章被痛罵“人設崩塌”,虛假炒作“女友在飛機上”的博主被封號……災難面前,尊重生命、尊重逝者永遠是底線。如果把他人當做攫取利益的“工具人”,也是在把自己當做“工具人”,當你瞧不起別人,你其實就在瞧不起自己。
當我們試圖講述災難時,我們究竟想傳播什么?我想一定包含傾注于筆尖的溫情與收斂,包含審慎講述事實的真實與體恤。
讓公眾脫離恐懼與不安,把握好倫理道德與信息傳播的邊界,在事件塵埃落定后,反思如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在傳播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無論是對于媒體、公眾還是企業等其他社會組織而言,這些都應成為所有人心中的戒尺。
面對災難、撫平傷痛,從信息傳播的那一刻,就應該開始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