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種器型、70件復燒作品,基本符合相州窯材料配方、造型、釉色、裝飾技法等特征,這標志著安陽相州窯復燒成功,讓古老工藝重現昔日芳華。這是專家在8月20日召開的安陽相州窯復燒成果發布會上發布的消息。
據悉,考古人員于1974年在安陽橋南洹河之濱發現一座規模巨大的青白瓷窯遺址,因安陽在隋唐時被稱為相州,故此瓷窯遺址得名“相州窯”。相州窯源于北朝,興盛于隋,曾是中國北方影響最大的青白瓷窯址,在中國瓷器制造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
2020年以來,安陽市成立相州窯復燒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相州窯復燒文化傳承座談會,掛牌成立“安陽相州窯陶瓷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并積極開展相州窯的復燒工作。
8月18日,安陽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在安陽舉辦安陽相州窯復燒項目專家鑒定會,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河南博物院、鄭州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及文物單位的專家參加。與會專家考察了相州窯復燒作品,聽取權威機構對胎釉成分的檢測結果,并經過充分討論,最終得出相州窯復燒成功的結論。
本次相州窯復燒項目,參照原制作工藝、原胎釉材料、原器物形制、原裝飾風格,復燒了一批典型的相州窯青瓷和白瓷作品,器型大小兼有,裝飾圖案豐富,與相州窯遺址和同時期墓葬出土的相州窯瓷器神韻基本一致。
專家認為,本次相州窯復燒項目,采用科技手段對相州窯瓷土、釉料、耐火材料等成分開展檢測與分析,并加強對相州窯獨特工藝流程、技術特點等研究,較全面地還原了相州窯燒制的技術路線,已形成一套較完整的相州窯復燒工藝流程。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