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太陽能電池項目“火速”落戶廣州_每日訊息

2023-06-01 09:40:1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21個集中開工(竣工)的重點項目,總投資近300億元……5月30日,廣州市南沙區舉行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3個先行啟動區第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竣工)活動。《南沙方案》發布以來,南沙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項目建設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最直接、最有力的動力引擎。南沙正是廣州加速投資布局的一個縮影。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增速比1~3月提升2.2個百分點。

自2022年年初提出“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的發展路線以來,廣州狠抓產業項目招商落地,推動一批項目建設投產,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已成為廣州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讀投資數據


(相關資料圖)

今年1-4月,南沙區新簽約、動工項目總投資額達4520億元。

其中投資額或產出達百億元級項目17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2.9億元。

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7%,增速比1~3月提升2.2個百分點。

其中,工業投資延續強勁增勢,完成投資同比增長30.2%。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8.9%,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50.8%,占比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5個百分點。

廣州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t9項目),可推動實現全新技術快速產業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攝

堅持項目為王 百億大項目從洽談到落戶不到一個月

“TCL中環廣州項目從洽談到落戶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睒I內人士表示。而這一項目,正是今年4月廣州引進的首個大型光伏制造業項目——廣州市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按照合作協議,TCL中環將在廣州開發區投資106億元,建設25GW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預計達產產值160億元。

TCL中環廣州項目的迅速落戶,將有力助推廣州在光伏全產業鏈及相關配套產業實現聚集效應,實現新能源產業的突破和飛躍。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TCL與廣州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據悉,TCL目前已在廣州落戶華星光電、廣東聚華、TCL金服、摩星半導體、華睿光電等多個新型顯示、半導體及金融服務業項目。以TCL華星廣州t9項目為例,該項目從2021年3月起動工,在2022年9月投產,僅用時18個月,刷新業界建設速度。

“TCL中環廣州項目能迅速落地的另一個原因,與廣州為項目提供了優質的服務有著重要關系。在項目剛啟動時,廣州開發區就組建了招商、用地、籌建、審批等多個單位組成的專班小組,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據有關方面介紹,中環廣州項目將成為廣州市、廣州開發區貫徹落實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抓龍頭、鑄鏈條、育集群”產業發展方針的重要抓手,彌補廣州市在光伏產業鏈的空白和不足,同時,發揮產業龍頭企業的集聚效應,實現光伏產業鏈條及相關配套產業的規模招商。

政策支持

目前,廣州以“鏈長制”和重點產業工作專班為抓手,做優做強做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高端裝備等五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型儲能、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信息安全等新興產業,打造8個萬億級、13個千億級和一大批百億級產業鏈群。

此外,廣州還大力實施“四化”賦能專項行動,以“平臺優、企業好、產業強”為目標方向,以“平臺受益、企業受用”為工作原則,通過專項資金支持平臺技術革新、能力提升,使平臺成為重點領域的“領頭羊”和“企業醫院”。

堅持企業為先 國有大行打破傳統助力成就“廣州芯”

一平方厘米面積的晶圓上布滿上百億晶體管,這張小小的芯片是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內核,更是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如今,在廣州黃埔,粵芯半導體投資162.5億元的三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盎叵?年前我剛回廣州創辦粵芯,那時廣東本土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還是空白。”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衛回憶說,4年來,粵芯從“小步快跑”到“快速迭代”,一躍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且唯一量產12英寸晶圓的制造企業。

粵芯的茁壯成長之路,離不開金融機構的一路相伴。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創新融資方式、開辟綠色通道等,以金融“活水”為企業發展按下“加速鍵”。“當時粵芯仍在建設過程中,并不符合傳統銀行風控標準?!逼职l銀行廣州分行一名負責人回憶,經過多輪上會討論,結合粵芯的特點與資金用途,通過創新融資率先對粵芯提供中期流動貸款,解決了粵芯在研發階段的流動資金需求。

據了解,在4月底,6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及其子公司與粵芯半導體、TCL華星光電、廣州巨灣、瑞豐生物等10家廣東企業及單位簽署具體項目合作協議,以“真金白銀”支持科創高質量發展。

融資支持

長期以來,科創企業在成長之路上普遍面臨融資難、渠道少、價格高等融資瓶頸。為了緩解科創企業的融資難題,將資金和金融服務更精準暢達實體經濟,廣州工行積極發揮科創業務“專注+專業”機制優勢,積極扶持廣州地區科創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廣州中行綜合運用投、貸、債、股、險、租等產品,持續完善“中銀科創+”平臺,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廣州農行支持“制造業立市”戰略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大中長期制造業貸款投放,截至3月末,相關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建行廣州分行截至4月底,制造業貸款余額超650億元。

專家建議

廣州應穩鏈補鏈強鏈

賦能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發展

“廣州1~4月工業投資的強勁增勢,讓我們看到了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決策部署顯現出的積極效應?!痹谌A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張振剛看來,這進一步優化了制造業發展投資環境,為拉動工業投資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投資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此外,張振剛認為,廣州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提前布局對本地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支撐引領作用已經開始逐步顯現。

“比如南沙已經初步形成‘1+1+3+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為高技術制造產業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投資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平臺支撐?!?/p>

今年2月,為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1500億元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500億元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廣州產業發展研究院在廣州宣告成立,為廣州引入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逐步構建形成超6000億元的產業基金集群。

“現在看來,廣州市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半導體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也形成了由龍頭企業帶動的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良好。”張振剛表示。

面向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廣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有關產業投資可持續發展?張振剛提出三個方面建議。“其一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鼓勵他們愛創新、想創新、能創新,進一步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鼓勵企業家把企業做強做大做優;其二要大力弘揚工程師文化,要進一步培養制造業的人才尤其是高新技術、數字經濟等相關方面的人才,讓他們愛干實業,想干實業,而且在干實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才能,讓他們在廣州市‘制造業立市’戰略實施過程當中積極建功立業?!睆堈駝傔€表示,其三要打造穩鏈補鏈強鏈的營商環境,促進廣州產業鏈、產業態的網絡發展,推動廣州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物質流、商業流等資源更好地融合、融通,以此賦能廣州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發展,讓企業在更好的產業生態實現共享、共創、共贏、共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許曉芳 張露 王楚涵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