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書”趙放軍的鄉村振興夢

2023-06-01 05:38:50    來源:湘潭在線    

湘潭日報社駐湘潭縣記者 張振宇


(資料圖片)

走路帶風、辦事較真,這是大家對湘潭縣楊嘉橋鎮新福村黨總支書記趙放軍的評價。

而趙放軍則說:我要以軍人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干勁,為家鄉發展和鄉村振興繪就一幅美好的藍圖并為之不懈奮斗。

45歲的趙放軍曾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名班長。在短短3年的服役期內,他當過炊事員、警衛員、連部文書和班長,被評為優秀士兵,多次受到嘉獎。

因為在部隊表現優秀,退伍時沒上過大學的趙放軍被深圳大學成教學院聘用。

在這里,趙放軍從保安干到了保安隊長。由于工作認真、嚴謹,院領導便將煩瑣、復雜的學籍管理工作也交給他來做,后來干脆把他從行政崗位調到教輔崗位,專司全院教學行政管理工作,當兵出身的趙放軍完成了從“趙隊長”到“趙老師”的身份轉換。

身份的轉換讓趙放軍深感自己文化知識水平的不足。在學校工作的11年里,趙放軍利用校園優越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努力自學,在獲得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大專文憑后還完成了專升本的大部分課程。

2010年底,趙放軍懷著對家鄉的眷戀,毅然回到了生他養他的漣水河畔。

為開創一番自己的事業,趙放軍在4年多時間里先后當過工地保安、“項目經理”,販過服裝和家具,還辦過民營養老公寓,效果均不夠理想。

2015年,趙放軍決定調整發展方向——搞蓮魚共養。自家7畝6分責任田成了他的試驗田,成功后又流轉了34畝水田擴大規模。

第一年持平,第二年略有盈余,第三年收入達到10萬元,第四年16萬多元,第五年超過了25萬元,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趙放軍成了當地有名的養殖能手和致富帶頭人。

蓮魚混養的相關技術也日臻成熟,建立起了穩定的銷售網絡和體系,當地越來越多的村民紛紛加入蓮藕種植和蓮魚共養隊伍中。目前全村蓮藕種植、蓮魚共養面積已發展到近200畝。

2021年,趙放軍高票當選為新福村黨總支書記,成了2100多新福人鄉村振興路上的領路人。

新福村屬典型的遠郊農村,村民忙時種地、閑時打工,經濟結構單一。村上沒有企業,村集體經濟沒有收入來源。

如何盡快改變這一落后的面貌,成了趙放軍走馬上任后的第一要務。

除了抓好村上的日常工作外,趙放軍上任后砍出了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狠抓班子建設。改選前新福村“兩委”不僅平均年齡55歲、老化嚴重,文化水平也不高。改選后的“兩委”班子平均年齡不到42歲,5名成員均具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為進一步提升班子的戰斗力,趙放軍墊資組織班子成員到義烏、張家港學習搞活集體經濟的經驗,到湖北潛江學習蓮藕新技術,只為找一條適合新福村的鄉村振興新思路。

第二板斧是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2021年前,新福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全鎮都是拖后腿的。為改變這一落后面貌,趙放軍除了完善日常保潔機制和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評比獎罰機制外,還帶領村干部、黨員、志愿者開展每月一次的義務清掃日活動,衛生費收繳率也達到了100%。如今的新福村人居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后進村變成了先進村。

第三板斧是將“蓮魚混養”技術和產、供、銷的信息網絡等無形資產交給村集體,成立了新福村第一個合作制經濟實體——“湘潭高創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2022年種植了蓮藕48畝,每畝利潤在7000元左右。合作社將收益的10%上交村集體經濟,村集體從此有了穩定的收入。

有了良好起步,趙放軍開始遍訪專家、鄉賢,著手編制新福村中長期鄉村振興規劃,為新福村未來發展繪制美好藍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