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4月18日,2023年第九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舉辦。當天,南沙“芯晨大海”產業集群簽約項目總投資額突破兩千億元,站上C位。
(資料圖片)
南沙是一座充滿發展活力的創新之城,產業集聚、動能強勁。在搶占產業制高點的征途上,南沙把對星辰大海的奔赴,轉為打造面向世界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芯晨大海”產業集群。本次投資年會期間南沙區簽約項目91個,涉及總投資額達2033億元,成為全市首個簽約總投資額突破兩千億元的區,引進了多多跨境總部和供應鏈中心、廣州產投數字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園等投資額或達產值超百億項目16個,為歷年之最,充分體現了南沙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態勢。
此次簽約項目與南沙“芯晨大海”產業集群發展方向高度契合,將為南沙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積蓄新動能,簽約項目亮點紛呈。
亮點一:數字經濟夯實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目前南沙正搶抓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歷史機遇,培育芯粵能、芯聚能、晶科電子、聯晶智能、南砂晶圓等一批龍頭企業,南沙集成電路產業園規模不斷壯大,更好服務廣東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夯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提升平臺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更新出臺專項政策體系,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活動現場,參會嘉賓共同見證了一批集成電路與半導體、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經濟等領域項目簽約,進一步提升南沙在前沿技術優勢和競爭力,建設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光刻膠總部項目將填補國內高端光刻膠材料產品的空白,豐江微電子擴產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半導體供應鏈穩定性。與互聯網龍頭美團簽約,在數字化新零售等領域深入合作,引進易寶跨境電商數字外綜服產業園、蘑菇物聯總部等項目,建設工業互聯網及國際貿易綜合服務等平臺,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芯屹科技總部基地及研發項目將助力數字供應體系建設。
亮點二:創新驅動加速產業融合發展凸顯南沙特色
搶灘未來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南沙正積極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著力壯大技術領先優勢,目前南沙基于汽車產業基礎優勢,促進氫能產業與新能源汽車融合發展,集聚近1000家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企業,積極布局航空航天產業鏈條,加快集運載發射、衛星研制和航天應用于一體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布局,為廣州發展商業航天奠定重要基礎。
本次活動簽約項目中,航天星云總部項目將進一步拓展商業航天產業鏈條。智慧生命信息港產業園將落戶嘉道資本大灣區總部大樓,打造現代化綜合產業園區。綠亨種業產業園將在生物育種、數字育種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此外,凱旋出行總部、省廣眾爍數字營銷項目、平云小匠等平臺經濟項目將搭建一批營銷平臺,加快形成南沙特色平臺經濟集群。
亮點三:“大”品牌先進制造支撐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南沙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強區”,聚力鞏固實體經濟發展根基,汽車制造業產值近2000億元,艾帕克、華恒物流、偉爾發等核心零部件項目加快建設,百億級項目融捷南沙二期開工,加快構建儲能電池的技術支撐,聚焦海工裝備、重型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板塊培育,北京精雕、中郵信源等智能裝備及智能設備項目加快投產。
此次簽約活動一批制造業產業園、汽車及軌道交通零部件等“大”智造產業以及知名龍頭“大”品牌項目落戶南沙。
巨大南沙智造項目將為導入科技型制造業企業建設高標準產業園區;中集融谷·南沙海洋裝備及航空航天產業園項目將重點引進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產業資源,進一步拓展制造業載體空間。新晨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總部項目、廣州經緯永磁牽引系統及電機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將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及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在南沙產業基礎及發展環境吸引下,央企中建六局在南沙投資推動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等產業發展。此外,本次簽約項目中不乏已在南沙投資企業,如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國家糧油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穗方源將簽約推進更新改造項目,體現對南沙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亮點四:高水平對外“走出去”“引進來”比翼齊飛
《南沙方案》賦予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新定位,明確要求南沙要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目前,南沙正充分發揮開發開放的牽引帶動作用,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等重要開放平臺建設,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提高對內對外雙向開放水平,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為“走出去”“引進來”企業在南沙集聚提供支持助力。
本次簽約項目,也體現出南沙在商貿、金融、文創、專業服務等領域與港澳、國際深入合作的豐碩成果。杰思偉業集團金屬貿易及黃金進出口結算中心、中堅供應鏈戰略合作項目、中云能(廣東)能源總部、韋斯頓貿易總部等項目簽約落戶,將進一步壯大大宗商品、原材料貿易和供應鏈體系。南航航空項目、珠江金租項目等項目將不斷提升南沙飛機、船舶、現代農業、高端設備等融資租賃規模,助推南沙融資租賃高質量發展,其中,南航租賃未來5年將在南沙區投資250億元,未來5年將帶動進出口額200億元。文創教育方面博納影業集團系列項目、橙天嘉禾音樂廳、交思源(廣州)科教項目將引入國際影視、娛樂及教育資源,粵港澳文化藝術青創服務基地將助力大灣區青年文化藝術創新創業。與專業機構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我國成立時間最早、存續時間最長的專業服務機構信永中和,為大灣區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中國瑞士商會唯一官方合作投資咨詢機構北京中元智匯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導入歐洲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企業。
當前,南沙在加快布局建設“芯晨大海”產業集群的同時,也在探索新型招商模式,以產業園項目強化園區招商、以商引商,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簽約活動現場,華豐智谷產業園項目、廣州南沙粵港合作高端制造產業港項目與入園企業共同簽約,華豐智谷產業園圍繞智能制造核心領域導入產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高端制造產業港項目將作為承接香港科技大學、暨南大學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和產學研基地,形成匯聚香港青年人才、企業的科創園區。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陳丹鳳、陳志鵬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陳丹鳳、陳志鵬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