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洪靜雯 實習生 謝林森
雨湖區鶴嶺鎮群力村,一個地處湘中低山丘陵地區的村落,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將丘陵間星星點點的民房連接起來,道路兩側林木茂盛,路況復雜。經過半小時的跋涉,一棟兩層平頂小樓房進入視野,這正是鄭建軍此行的目的地:已故戰友徐正云的家。
(資料圖)
“鄭叔叔,我考上長沙師范學院的公費師范生了。待我學成歸來,一定要像您一樣,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7月26日,當我們跨進這個農家小院,徐家小女兒徐巧珍興沖沖地跑到鄭建軍身邊,和他說起了自己的近況。
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家人,卻有著比親人間更暖的溫情,他們的故事得從一身戎裝說起,得從2020年說起……
一身戎裝一世情
鄭建軍曾是上世紀90年代陜南某部隊的一名通信兵。“那時部隊條件非常艱苦,但人很快樂。”回憶起過去的戎裝歲月,退伍軍人鄭建軍難掩胸中的自豪之氣。越是艱苦的條件,越是能造就沒齒難忘的戰友情誼。“我們從1999年開始陸續組織戰友聚會,了解到一些昔日戰友的情況,2020年開始募集善款,幫助生活困難的戰友或是已故戰友家屬。”鄭建軍作為募捐資助活動的發起者和主要負責人,他在談及活動初心時說:“我們舉辦這些活動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理由,完全就是出于一份深厚的戰友情誼。”
在某次聚會中,鄭建軍從戰友們口中了解到徐巧珍的家庭情況后,決定伸出援手,幫助這個困難家庭渡過難關。
2009年,徐巧珍的父親因故去世,留下了母親、姐姐與自己相依為命。沒了父親這個家中的頂梁柱,母親撫養兩個女兒變得十分困難,好在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及時給予了扶持:徐巧珍家被確定為特別貧困戶,一家三口每月能拿到近1000元的低保金,這為她們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時,在校讀書的倆姐妹還能享受到政府的教育扶持。
2020年,鄭建軍等一眾戰友便開始對兩個女孩的學習進行資助,為兩姐妹的學業保駕護航。
愛心傳遞暖人間
當天,我們跟隨鄭建軍一起見到了徐巧珍和她的母親。在短暫的寒暄之后,鄭建軍和戰友們將500元助學款交到了徐巧珍手中。
現如今,徐巧珍考上了長沙師范學院的公費師范生,不僅替家里免去了一大筆學費,6年之后還能直接解決工作問題,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沒有了后顧之憂。徐家大女兒即將讀高三,成績名列前茅,十分有望考上好大學。這個原本不幸的家庭在全家的不懈努力和多方的持續幫助下逐步走出陰霾,即將擁有美好的未來。
“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愛,父親戰友的關心,還有母親的撫養。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當上老師,和所有幫助我的人一樣,將這份愛心和溫暖傳遞下去。”臨別時,徐巧珍感激地說。鄭建軍等一眾老戰友也表示,只要這個家庭還需要幫助,只要自己還有能力,就一定會繼續發揚軍人退伍不褪色的品質,繼續幫扶和支持她們。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