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還想再買一個盲盒。我有個同學抽到了新的隱藏款,可漂亮了,我也想要!”聽到孩子熟悉的請求,邢女士一時犯了難。不知從何時起,孩子的同學之間興起了一陣盲盒熱潮,小朋友之間互相交流時下流行的盲盒款式種類,源源不斷的玩具人偶被孩子“搬”回了家。可最近邢女士發現,孩子“拆盲盒”的熱情有些過于高漲,她私下一算賬,發現這個月孩子購買盲盒的費用竟然已逾千元。
可愛的玩具成了“絆腳石”
本來邢女士也覺得盲盒玩具精致可愛,所以每當孩子提出購買盲盒的請求時,她也會盡量滿足。花費的金錢數額并不算小,孩子也有了癡迷上癮的趨勢,小小盲盒究竟有何魔力?邢女士不禁感到有些擔心。
近日,邢女士在看到三秦都市報刊登的《關愛未成年人 拒絕不良誘惑 三秦都市報全媒體8大平臺發出“線索征集令”》后,立即聯系本報新聞熱線965369,講述了自家孩子癡迷盲盒的經歷,希望能有專家幫忙分析一下孩子的行為,到底是出于何種心理?也想知道長此以往會對孩子有什么不良影響,會不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8月3日,記者前往位于西安東郊一處購物中心內的幾家盲盒店,實地走訪調查了未成年人購買盲盒的相關情況。正值暑假,幾家盲盒店里的未成年顧客絡繹不絕,琳瑯滿目的盲盒商品吸引著小朋友們的目光。在一家知名盲盒店里,記者看到有不少孩子三五成群地圍在自己喜歡的盲盒旁邊,興奮地交流討論,也有孩子愛不釋手地摸摸這款,看看那款,幾經家長呼喚方才離開。
未成年人需監護人陪同購買
“孩子都比較喜歡有卡通人物原型的盲盒,如果是未成年人來店購買盲盒的話,我們會要求他們在父母的陪同下購買,尤其是價位比較昂貴的大盲盒。”店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他們注意到來店顧客尚未成年時,便會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告知顧客在父母的陪同下進行購買,記者也留意到店里多處明確張貼了“未成年人請在監護人陪同下購買商品”的提示海報。
有的孩子有時也會很不理解,認為他們明明是拿著父母給的零花錢購買盲盒,為什么不能賣給他們。工作人員只能耐心解釋,但記者了解到在西安市各大商超,都有盲盒自助機的售賣點,未成年人想買到幾十塊錢的盲盒,也是比較容易的。
消費過程有一定的從眾心理
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注冊督導師白汝芬從心理學層面對孩子癡迷“拆盲盒”的行為,做出分析稱,未成年人出現盲盒成癮的心理現象主要是,相對于普通玩具來說,盲盒本身具有更加強烈的神秘色彩,容易激發孩子好奇心以及探索未知的欲望。孩子在拆到自己想要的盲盒后,會在感到自我實現的同時瞬間獲取大量愉悅快感,未成年人自控力較差,長此以往會形成一定的愉悅獲取路徑依賴。未成年人比較容易受外界影響,有時對于同伴存在著隱含的競爭意識和嫉妒情緒,因此在盲盒消費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從眾心理。
專家表示,“拆盲盒”的行為本身沒有問題,但“何時拆”、“怎么拆”則值得家長多加注意。對于已經產生盲盒成癮現象的孩子,專家建議家長應該多加關注孩子為何會從“拆盲盒”的行為中不斷獲取滿足感,反思自身最初給孩子購買盲盒的動機,考慮孩子為何會喜歡上盲盒,盡可能找到更加新奇有趣的游戲使孩子獲得滿足,轉移其對于盲盒的注意力。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