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榜“常客”:預付卡成了“吞錢卡”?有地方已出手

2022-03-14 11:22:34    來源:大河報    

預付卡,“長”著一張優惠的“臉”,近年來卻因頻頻被曝暗藏陷阱,鬧出糾紛,成為“投訴榜”的常客。每年消費者協會等相關部門發布的投訴數據充分顯示了預付卡亂象與消費者的無奈,如何解決預付卡頑疾?有地方束手無策,也有地方已制定了治理辦法,為預付式消費加上“安心鎖”。

投訴榜“常客”,預付卡成了“吞錢卡”?

“剛充完4999元的健身卡,還沒開卡,健身房就關門了,沒人愿意出面給我們退費。”“孩子的英語課還有30多節課沒上,培訓機構大門緊閉,校長也不接電話,100多位家長交的200多萬元的預付款就這么打水漂了。”……

上述事件,是大河報·豫視頻在2021年接到的關于商業預付卡消費的部分市民投訴。而這些案例只是2021年度,關于預付式消費問題的縮影。

長期以來,預付卡消費糾紛是消費監管中的“痛點”和“難點”,特別是在美容美發、健身等消費領域,預付卡消費較為普遍。

鄭州市12315投訴舉報維權中心向大河報·豫視頻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中心共接到預付卡投訴12515件,2021年預付卡投訴數量有所上升,為16144件。據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其中主要涉及的行業為美容美發、健身運動、餐飲、兒童娛樂等服務業,消費者反映主要包括門店閉店停業,預付卡無法正常使用、退卡難等。

具體來說,鄭州預付式消費的投訴集中在哪些方面?

記者從鄭州市消費者協會3月10日發布的2021年度熱點投訴報告中看到,目前,鄭州預付式消費主要存在辦卡容易退卡難,發卡方不履行事先約定或承諾,也不給予退卡退款;辦卡手續不規范,不與消費者簽訂書面合同,致使發生消費爭議時,消費者的權利難以保障;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不平等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擅自終止服務,部分經營者因出現關門歇業、易主、變更經營地址等情形,既不能繼續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也不采取其他善后措施等問題。

鄭州預付卡監管啥現狀?

記者從鄭州市商務局獲悉,目前鄭州預付卡監管實行的是2012年商務部頒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明確,只有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適用本辦法。個人經營戶和其他領域(特別是教育、醫療、娛樂、體育等行業)企業法人不適用該辦法。

在零售業中,包括綜合零售和專門零售、無店鋪及其他零售業。綜合零售中又分為百貨、超市、雜貨店、便利店,專門零售中又分為食品、飲料、煙草制品、紡織、服裝等,無店鋪及其他零售業則包含互聯網零售、郵購、電視零售。

在住宿和餐飲業中,住宿業包括旅游飯店和一般飯店,餐飲業包括正餐服務、快餐服務、飲料和冷飲服務、餐飲配送服務。在居民服務業中,涉及著較多的預付卡“雷區”,包括洗染服務、理發及美容服務、洗浴服務、保健服務等。

不過,這一切監管的前提,是該企業是登記為“企業法人”的企業。目前在日常生活經常碰到的商家逃逸或注銷大都是個體經營戶,還有投訴較多的教育、健身行業都不適用于本辦法,商務部門沒有監督管理的法律依據。

對于這種監管不到的領域,難道就一點轍也沒有嗎?也不是。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一直不斷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購卡風險提醒”,告知消費者購卡要樹立資金風險防范意識,要充分考證商家的綜合信譽信用狀況,不要沖著大額度返利或優惠一次性購買較大額度預付卡,優惠越大,風險越高。如果實在需要,可分批次辦理較小額度預付卡。

此外,盡量與商家簽訂購卡合同(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糾紛爭議解決機制。妥善留存合同(協議)、發票、轉賬記錄等證據材料,為日后維護合法權益提供依據。

同時,該局也不斷向售卡企業、商戶發出提醒,要珍惜自己的信譽信用,審慎使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銷售手段,妥善處理用卡糾紛,停止預付卡使用的,要提前發布公告并提供退卡服務或給予合理解決方案。

警惕誘惑,折扣越大消費風險越高

避免“踩坑”最有效的辦法當然還是消費者自身要提高反套路意識。

鄭州市消費者協會針對預付式消費提醒,在面對商家推出的各種辦卡優惠時,消費者首先要注意看清經營者營業執照,確認其經營主體資格,注意商家經營地址與營業執照的注冊地址是否一致。

其次,充值辦卡要理性消費。通常預存金額越高辦卡折扣越大,同時消費風險也越高,盡量不要一次充入過多金額,采取小額多頻次充費,以免商家停業走人導致較大損失。

再次,務必簽訂合同。辦理預付卡時,務必簽訂書面合同,看清合同內容,約定服務事項和違約責任。

最后,消費者需注意保存消費票據證據。辦理預付卡后,一定要留存消費憑據,發生消費糾紛時可根據相關證據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對預付卡企業如何監管?

這些地方已有對策

據媒體公開報道,今年3月初,南通市召開體育單用途預付卡資金監管座談會。會上提出,建立預付資金存管制度,由銀行開發建設單用途體育預付卡資金監管服務平臺,該監管平臺具備業務管理、備案、資金監管、信息披露查詢、異常監測預警等功能,經營單位加入預付卡資金監管服務平臺,接受相關部門監管。

針對預付卡退卡難、預付資金無保障等難題,2月份,威海市市場監管局運用信息化手段和市場化模式,推出全國首個預付式服務消費協同服務平臺——“威海預付保”。該平臺以消協虛擬賬戶為保障,依托平臺流量優勢,實現消費者預付資金全存管、消費過程全透明、資金全程可追溯。消費者的預存資金從企業轉移到了更安全的銀行機構,資金有了官方統一監管。

為了有效治理預付卡亂象,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上海建立起預付卡發卡經營者基礎信息庫。當地商務部門將通過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試點,提高單用途卡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效能。

其中,在加強信用監管方面,上海將以監管平臺為依托,針對發卡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情形及違反程度,通過綠、黃、紅、黑碼進行公示,對未與協同監管平臺對接的發卡經營者直接亮警示燈。

在加強資金監管方面,則設立預收資金專用存管賬戶監管。發卡經營者預收資金余額風險警示標準分為一般風險警示標準和特別風險警示標準。其中,一般風險警示標準為20萬元,預收資金余額超過一般風險警示標準的,經營者應當將全部預收資金余額的40%采取專用存款賬戶管理。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