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主題是“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對兒童青少年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10月10日,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發文科普,關愛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我們能做點什么?一起來了解。
青少年可能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1、學習問題:常見的有學習困難、被動學習、喪失學習興趣、厭學、逃學等。隨著課業內容及難度的增加,有些青少年容易產生畏難心理,甚至厭學等問題。有些青少年甚至認為自己前途渺茫。
2、網癮:現今社會,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超乎想象。有些青少年長時間、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游戲中,對虛擬世界產生強烈的依賴,意志力又比較薄弱,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出現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3、情緒問題: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容易出現情緒問題,例如情緒低落、煩躁、易激惹、有敵意等。在門診,青少年焦慮、抑郁最常見。
4、人際關系問題:青春期階段,青少年和父母的關系發生了改變,青少年開始建立與家庭分離的自我認同,他們開始尋求更多的獨立性。而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內心有不安全性,一方面,他們要求獨立,希望能夠擺脫依賴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關系;另一方面,他們又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總是擔心自己的缺點和短處不被人接納,甚至讓人生厭。與此同時,與父母的代溝、被同學冷落忽視、與老師關系不好等也讓他們頭疼不已。
5、性心理與早戀: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后,隨著性生理的變化,性心理也在發生著復雜的變化。這些變化給青少年帶來了苦惱。特別是有些青少年受社會上某些不良影響的侵襲,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識的誘惑。他們開始注意異性、親近異性,進而出現早戀等一系列問題。
怎樣幫助青少年解決心理問題
一是學會傾聽,真誠溝通不要一味否定、批評青少年的外在行為表現,要與青少年真誠溝通,分析其行為表現存在的內在心理需求和困惑。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的幫助是他們能否做出正確決定的關鍵。當你和青少年說話的時候,要全神貫注,不能心不在焉,更不能看手機。
二是協助青少年進行自我調節用微笑與鼓勵來減輕青少年可能面臨的學業和人際關系壓力。鼓勵青少年參加藝術和運動類活動,進行情緒行為調節。
三是不回避重大問題和沖突要始終和青少年保持尊重和開放的態度去溝通,真正做到平起平坐,“平視”他們,而非低頭“俯視”他們。
當孩子與家長共同調整后,上述問題若仍無改善,請務必到醫院尋求心理醫生的專業指導與幫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7大表現:
1、智力正常
2、心理年齡符合實際年齡
3、情緒穩定
4、人格特征逐漸健全
5、自控力較好
6、人際關系處理得當
7、挫折承受力、抗壓能力好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