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基因檢測等“科學”外衣,編造被害人不能長高的原因制定詐騙話術,誘使其購買并不存在增高功能的虛假產品……在短短一年時間里,竟騙取數萬名被害人8000余萬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該院近日對一起詐騙罪案件作出二審裁定,五名被告人獲刑,最高被判決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60萬元。據介紹,該犯罪集團還有數十名成員已另案處理,均以詐騙罪被依法判刑。
公司化分部門管理,制定話術層層誘騙
三年前,朱某、隆某等人注冊成立廣東健長公司,并擔任管理人員,形成犯罪集團。該犯罪集團下設銷售部門、行政后勤部門、財務部門,其中銷售部門分為一線銷售、二線銷售,行政后勤部門分為監聽部門、售后部門、技術、后勤部門,分工實施詐騙犯罪。
該犯罪集團在多個網站、微信朋友圈發布違背科學規律的能夠幫助成年人增長身高的虛假廣告、虛假案例,誘騙被害人添加所謂的“老師”微信。
其中,“一線銷售人員”虛構“國際注冊身高管理師”“國際注冊高級營養師”身份,與添加微信的被害人聯系,詢問身高、年齡、體重等情況,謊稱能夠幫助增高,并“預測”長高幅度甚至保證長高2-3厘米。他們還承諾由專業人員提供一對一的跟蹤指導服務,誘騙被害人購買不同增高幅度的虛假套餐。
“一線銷售人員”成功騙取被害人購買產品后,就將被害人的信息交給“二線銷售人員”。“二線銷售人員”明知被害人前期購買的產品不可能產生增高效果,仍按照犯罪集團的話術編造被害人體內濕氣重、雜質多、不適合之前購買的增高產品等理由,提供虛假案例,誘騙被害人追加購買其他虛假增高產品。
而該案中的被害人往往難以識破騙局,簡單認為系因個人體質等原因未達到宣傳的增高效果,本案犯罪手段具有較強的迷惑性、隱蔽性和欺騙性。
設監聽部門監督,數十名成員已另案處理
據介紹,該類犯罪團伙往往組織結構嚴密,分工精細,按照企業模式進行管理,形成分工明確的“職能”部門,通過培訓、獎勵等措施進行管理,使得犯罪數額短期內激增,社會危害性較大。
為防止被公安機關、藥監部門發現,該犯罪集團還要求“銷售人員”不得使用“專家”“醫生”“主任”“藥品”等詞匯,代之以“資深助理”“資深顧問”“專業”“經驗豐富”等詞語,并設置專門的監聽部門關注“違禁詞”的使用。
經查,該犯罪集團所謂的增高產品,均為低價采購的不具備增高效果的保健產品。截至案發,該犯罪集團實際騙取數萬名被害人錢款共計8000余萬元。
近日,江蘇高院對隆某等五人詐騙罪案件作出二審裁定,以詐騙罪判處隆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60萬元;以詐騙罪判處其余四人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六年不等刑罰,并處罰金。據介紹,該犯罪集團還有朱某等數十名成員已另案處理,均以詐騙罪被依法判刑。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通訊員 沈高軒
校對?蘇云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