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健康上半年凈利大幅下滑 創新業務陷入虧損“泥潭”

2023-08-18 20:12:06    來源:證券日報網    

8月18日,國內醫療信息化龍頭企業衛寧健康(300253)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11.92億元,同比增加8.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659萬元,同比減少75.2%。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為5823.33萬元,實際反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則是虧損4510.6萬元,同比大幅下降165.44%。


(資料圖)

對于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衛寧健康稱,主要是報告期內受宏觀環境影響,公司部分商機訂單延后,在手訂單實施和項目交付驗收部分延緩;同時公司持續投入WiNEX系列產品及培育“互聯網+醫療健康”等創新研發及市場拓展投入等。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年報中,公司也提及了這些制約發展因素,短期內,相關業務拓展效果不甚明顯。

訂單實施進度緩慢

中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環境影響,衛寧健康部分商機訂單延后,醫療衛生信息化業務新簽訂單金額同比小幅增長。其中,據衛寧健康管理層在7月份經營情況交流會介紹,在今年1至6月訂單中,千萬以上項目達21個,在核心廠商中排名第一。

從整個上半年的情況來看,衛寧健康新客戶數量達61個,貢獻合同金額3.32億元,上年同期新客戶數量和合共金額分別為60個、2.92億元。

因此,作為衛寧健康主營業務板塊,醫療衛生信息化板業務在2023年上半年貢獻收入10.69億元,同比增長16.55%。但衛寧健康在該業務上的營收成本也同比增長36.34%,導致毛利率也同比下滑8.25個百分點至43.11%。

“上半年醫院日常經營的復蘇實際上比預期要滯后,多重因素綜合導致從年初到目前累計訂單比年初預期的增速要慢一些。”衛寧健康管理層稱,從直觀上感受市場需求還是比較強烈,從內部商機來看規模上足夠,但整個進度可能存在一些延期或者滯后的現象。

對于商機訂單延后的具體原因以及項目何時可以確認交付驗收?公司未在半年報中進一步作出解釋,僅說明“最近幾年,公司上半年收款一般只占全年的20%—30%,而第四季度能達到全年的50%以上;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存在一定的季節性,也有一定的波動性,軟件及技術服務收入、扣非凈利潤在上、下半年分別占比平均約為35%、65%?!庇浾呔痛讼蛐l寧健康證券部門尋求進一步了解。截至發稿前,公司未作進一步回復。

一位醫療信息化領域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醫療信息化需求比較依賴政策,目前區域醫療信息化(包含醫院新建等)、等級評審等會帶動一波建設,今年以來有一定復蘇。但很多地區的醫療信息化系統存在入院壁壘,有的以本地企業為主,一般像全國第一梯隊企業在部分地區也只能采用和當地企業合作的方式,拓展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醫藥領域反腐舉措頻出,牽動行業神經。衛寧健康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煒在今年7月1日被茂名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后,已于8月14日解除相關措施自茂名返回上海,但相關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創新業務仍然虧損

衛寧健康的創新業務進展也是行業關注點之一。該業務作為衛寧健康近年來持續拓展的領域,在過去的2022年,收入高增的同時還是出現了虧損加大的情況,虧損達3.54億元。至2023年上半年,衛寧健康的創新業務仍未爬出虧損的“泥潭”中。

中報顯示,公司創新業務板塊的三大業務承載主體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56億元,同比下降35.08%,凈利潤為-1.44億元。

據了解,衛寧健康的創新業務包括納里股份、衛寧科技、沄鑰科技三部分。其中,上半年,除納里股份營收同比增長4.75%外,沄鑰科技與衛寧科技的營收均同比下滑。在上半年的銷售費用構成中,衛寧健康新增了一筆1374.23萬元的線上業務推廣費,上年同期則沒有該項業務的費用,由此造成了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長。衛寧健康對此的解釋為主要是報告期內業務增長帶來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子公司沄鑰科技線上業務推廣費用增加所致。

而由于受部分醫保、醫院項目招投標延遲及商保經紀牌照收購延遲的影響,且衛寧科技仍處于銷售拓展、研發投入較大的階段,綜合導致衛寧科技上半年仍處于虧損狀態。

為改善創新業務的資金情況,今年4月份,衛寧健康公告參股公司衛寧科技新引入太平醫療等投資者。半年報顯示,公司對衛寧科技認繳出資比例于2023年6月30日起由36.82%變為28.04%。

在上半年經營情況介紹會上,公司高級副總裁孫嘉明表示,對于創新業務板塊的公司,衛寧健康在資本層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后續可能有更大的資本層面動作。他認為,一方面,創新業務板塊本身的經營層面有所改善,另外通過各個層面的安排,對上市公司影響的程度可能也會減少。

北京互聯網醫療資深從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醫療信息化企業從事的這部分創新業務有些“雞肋”,具體表現為主要由業務訴求推動,但現在各方實際上缺乏動力打通信息化系統深度集成。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