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曬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績單”

2023-08-17 22:27:5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廣州高質量發展。8月17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發展·看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市管)、新聞發言人鄭則文表示,市生態環境局持續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不斷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積極推動城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廣州環境如何?數字說話。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6月,廣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8.4%,PM平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20個國考、省考斷面全面達標,18個斷面水質優良,劣Ⅴ類斷面清零,10個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100%穩定達標,3條國控入海河流水質全部優良,近岸海域水質穩中趨好。此外,廣州土壤環境質量穩定,“無廢城市”建設也在扎實推進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抓關鍵環節治污,從源頭開始整治

為高水平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州,一場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正在這里開展。

鄭則文介紹,市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PM和臭氧協同治理。目前,廣州登記注冊純電網約車已達14.93萬輛,完成非電動公交車淘汰,市中心區已100%實現公交純電化;注銷、報廢高排放營運柴油車971輛;遙感監測柴油車約221萬輛次,抽檢柴油車2.09萬輛次,抽檢船舶燃油560艘次。同時,開展涉揮發性有機物產品限值抽查637家次,推進130家重點企業分級管控,清理整治57家企業簡易低效的治理設施,排查整治無組織排放和泄漏等10個關鍵環節問題。

水污染防治的關鍵是“陸海統籌,河海共治”。廣州續強化水質監測預警和污染源監管,督促加快推進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和排水單元達標改造,并重點開展蕉門水道“一河一策”總氮治理和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凈土保衛戰的思路是“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分類管理、風險管控”。據悉,市生態環境局確定重點監管企業52家,完成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85個,并繼續做好醫療廢物收處,全市共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81萬噸,無害化處置率100%。

□ “小切口”立法,解群眾“大難題”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市餐飲場所污染防治規定》于8月15日正式施行。“該規定是針對餐飲場所污染防治的‘小切口’立法,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化提升,以期破解餐飲場所給周邊群眾帶來的環境污染難題,促進餐飲行業綠色發展。”鄭則文說明道。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正在推進《廣州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修編,將規劃與聲環境功能區區劃、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三線一單”等納入市“多規合一”平臺。完成2710家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對35家失信企業“即時修復”環境信用。

鄭則文表示,在審批服務方面,目前除跨行政區及重大環境影響項目的環評由市局審批外,其余均由各分局負責,審批時限扣除公示時間后壓減至3個工作日。在環評管理方面,對符合條件的產業園區,推行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審批的改革措施,分類優化環境影響評價辦理手續,如對已進行環評的規劃中所包含的具體項目予以簡化,甚至予以豁免。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一招。鄭則文強調,市生態環境局將強化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的聯動審批,建立健全重大建設項目環評服務保障機制,持續推行建設項目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打捆審批等改革措施。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