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條水體不黑不臭了!廣州這套“組合拳”被住建部收錄

2023-08-17 22:30:21    來源:大洋網    


(資料圖)

大洋網訊 今年1至7月,廣州已完成治理的147條城市黑臭水體持續保持不黑不臭;住建部發布的全國38條治水經驗中,廣州被收錄14條,數量全國第一……8月17日,“高質量發展·看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帶來多條可喜消息。

水環境的改善直接影響市民的幸福感,廣州河涌如何保持“水清岸綠”?會上,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介紹了近年廣州在深化河湖長制、引導公眾參與治水、建立問題預警機制等方面工作的最新進展。

他表示,為深化河湖長制,市水務局制訂《廣州市河湖長制監督檢查辦法》,修訂《廣州市河長制工作有獎舉報辦法》,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工作方案》,將各級河長履職情況納入日常監督內容,對工作不力的相關單位和個人嚴肅追究責任。

同時,引導公眾參與治水,鼓勵群眾監督舉報違法排水排污行為,組織全市1萬多名民間河長巡河護河,建設11個治水志愿者驛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格局。

此外,通過建立河涌問題預警機制,開展問題河涌精準督導檢查,對水質風險提前化解。“以問題導向壓實基層河長履職,充分發揮區級河長‘關鍵少數’作用,從源頭消除污染源,推動實現河湖長制久清。”李明說。

為鞏固提升“147條城市水體持續保持不黑不臭”的治水成效,市水務局一方面堅持攻堅重點難點,另一方面強化排水監管。例如,番禺區治水三年攻堅項目共79宗,其中22宗非工程項目正在持續推進,57宗工程項目已完工9宗。二沙涌水質2023年以來均達到Ⅳ類標準,實現明顯改觀。

目前,廣州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810.03萬噸/日,443條合流渠箱已完成358條清污分流改造,讓“污水入廠、清水入河”,實現污澇同治。排水單元達標比例達90.45%,拆除涉水違建約31.17萬平方米。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