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市教育局、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發布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倡議書,提醒家長選擇規范的培訓機構和采取正確的繳費方式,警惕虛假宣傳,提高消費保護意識,避免“退費難”“卷錢跑路”等情況發生。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些校外培訓機構未取得主管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或以個人名義開展“一對一”“住家教師”“高端家政”等違規培訓,這類培訓無資格資質、無質量保證、無安全保障,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為方便家長查詢,教育部開通了“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家長可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選擇具備資格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并通過該App繳費,索取正式發票,平臺將自動生成《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有效防范“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造成損失。
另外,有些培訓機構為獲取更多利益,對培訓效果、培訓成績、從業人員資質等方面夸大宣傳、虛假宣傳,建議學生家長實地考察培訓機構的辦學場所、辦學資質、從業人員資質、經營情況、設施設備、安全保障等情況后,再慎重決定。在產生退費等糾紛時,家長可根據合同內容與培訓機構進行協商,協商不一致,可向當地消費者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向當地教育部門進行申訴,由教育部門進行調解處理。以“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進行“研學”“家教”“銜接班”“活動營”“托管培訓輔導”等名義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培訓活動的,屬于隱形變異違規培訓,請家長自覺抵制。我市也將對此類違規培訓持續打擊,堅決查處。廣大家長如果發現身邊有違法違規培訓行為,請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部門舉報。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