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陳筱棠 (受訪者供圖)
大洋網訊 當前,新冠感染疫情防控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不少市民已經感染、“陽康”,在這個節點如何進一步提升大眾的健康意識、讓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植根于民?廣州市政協委員陳筱棠從改善社區康體設施和心理醫生配置、弘揚傳統中醫康養療法尤其是音樂療法的角度,提出了建議。
目前,一些社區的室外健身器械使用率不高,部分健身場所成為“遛娃”場所;另一方面,有鍛煉需求的上班一族往往沒時間專門到健身房鍛煉,陳筱棠提出,可以參考國外經驗,重新配置或完善社區康樂中心,以居民社區服務中心為單位,有條件的社區可建設配套針對室內公共運動器材,比如跑步機、舉重機等中小型健身器材,有助市民下班或節假日就近進行康樂活動,讓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
對于疫情中大眾的心理狀況,陳筱棠也提出關注。“不少市民都是通過網上獲取關于新冠病毒的消息,有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容易引起市民的心理恐慌。這時心理建設、科學的情緒調節尤為重要。” 她提出,心理健康也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環節,精神因素對機體內分泌系統、免疫防御系統有著很大影響,建議讓心理醫生走進社區,社區可配置心理咨詢師進行情緒疏導。
陳筱棠還特別建議,要結合音樂療法弘揚中醫康養文化。“比如很多人說感染后嗓子特別啞,其實通過傳統理療和發聲訓練結合,可以起到促進康復的作用;八段錦和音樂結合也有利于康復。”
“這幾年中醫藥發展得到重視,在市民中中醫藥也很受歡迎。從哪里作為切入口,去進一步宣傳中醫藥文化?我認為可以從娃娃抓起。”她建議,要建立具有整合醫學特色的現代音樂治療體系,豐富現代治療手段;大力推進醫學與心理學、音樂藝術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開設與音樂療法相關專業,設置音樂藝術課程,創建音樂治療實驗室,開展音樂治療的臨床實踐;以中醫理論譜寫歌詞,用歌唱的形式編制成音樂作品,可列入中小學課本,既傳承普及中醫文化理念,也加強青少年對自身健康的要求及建立中醫理論知識基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