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起琶洲等方艙醫院將陸續關閉,部分“留守方艙”將轉為亞定點收治醫院

2022-12-12 05:39:1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廣州市計劃于12月12日、13日關閉一批方艙醫院,并將若干“留守方艙”轉為亞定點收治醫院。

12月11日,由多家醫院分艙駐守的琶洲方艙醫院里,最后一批感染者陸續辦理出艙手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多家醫院獲悉,琶洲部分方艙將于12月12日舉行關艙儀式,結束在本輪疫情防控中的使命。駐守南沙方艙醫院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療隊、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則將于12月13日向南沙區移交方艙。此外,中山三院黃埔方艙作為廣州此輪疫情最早開艙的醫院,目前仍在正常收治中。

自10月30日本輪疫情廣州首個方艙醫院、中山三院黃埔方艙收治感染者以來,至12月2日,據廣州市疫情防控發布會公布的數據,全市現有定點、亞定點、方艙醫院可用于收治感染者病床數達近9萬張,并有2000張以上的ICU重癥床位的應急儲備。


(相關資料圖)

關艙前需要做哪些準備措施?出艙感染者有什么計劃?回家后如何加強防護?“留守方艙”將何去何從?12月11日下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進行了探訪。

最后一批感染者有序出艙!琶洲方艙醫院18號艙率先關艙

12月11日下午3時,珠江醫院醫療隊接管的廣州琶洲方艙醫院D18號艙送走最后一批感染者,這是整個琶洲方艙醫院最先關艙的一支醫療隊。最后送出艙的六十余名感染者,都為可居家隔離的輕癥。自11月10日至今,D18號艙累計收治5583人,累計出艙5576人。

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駐守的琶洲A5方艙里,當天有在艙人員460人,將于12日全部出艙。奮戰了整整37天,琶洲A5方艙啟用總床位1638張,累計收治4345人,累計轉診96人,先后創造了琶洲第一個開艙、半日開艙、零醫療事故等多項紀錄。

而在擁有2500個床位、派駐醫療隊規模最大之一的琶洲保利世貿中心二號館方艙,從11月15日駐守至今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359名醫護人員,已累計為5400多名感染者辦理出艙手續。12日上午,該方艙將送走最后一批感染者。

送走感染者后,醫務人員馬不停蹄地執行關艙相關程序。珠江醫院副院長、醫療隊領隊馮常森介紹,隊員們對艙內進行了最后的全面消殺,有序盤點、整理、打包了艙內物資和隨隊攜帶的醫療設備。最后,隊員們拍攝了艙內合影,宣告任務完成,隨即在傍晚時分撤離了方艙。“全體隊員將全速回訪返崗,回到醫院后繼續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貢獻力量。”馮常森說。

2022年12月11日下午,廣州新港東路琶洲方艙醫院出口處,達到出艙條件者拎著行李離艙。

出艙心聲:剪發后準備復工復產

當天出艙的絕大多數感染者住院期間癥狀輕微。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駐守的琶洲方艙C15艙,與媽媽一同作為最后一批感染者康復出艙的李先生表示,與媽媽兩人恢復都很好,“這次經歷對于我來說是很珍貴的,病毒并不可怕,我自己覺得目前身體沒什么問題,恢復得很好”。李先生介紹,其實他轉陰很快,三天就轉陰了,但一直在等媽媽一起出艙。出艙后,李先生最希望去剪個頭發,等依照規定居家隔離結束后準備復工復產。

“你們已經痊愈了。希望你們回歸家庭,回歸到工作和生活中。感染病毒后其實并不可怕,不要把它當成一個瘟神一樣看待。”南方醫院支援琶洲方艙醫療隊總領隊孫劍與同事們已累計送近4000名治愈的感染者出艙。他寄語出艙的感染者,能夠通過親身經歷,向全社會周圍的人傳播這一信息,增強戰勝疾病回歸正常生活的信心。

從11月14日開艙后第一批進駐的醫護人員王玉筳表示,這一個月的日子,日日夜夜守候在方艙醫院,回去后最希望的是可以跟家人團聚。回顧一路走來的日子,王玉筳表示,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們發揮了作為醫生的價值,維護了感染者生命健康安全,也鼓勵了感染者的信心,讓他們有重新走向社會和生活的信心。”

2022年12月11日下午,廣州新港東路琶洲方艙醫院出口處,達到出艙條件者拎著行李離艙。

紅袖標、綠馬甲,志愿者攜手“大白”唱出方艙之歌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臨別之前,駐守琶洲方艙醫院1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醫護人員,與志愿者齊唱《朋友》,感謝志愿者在方艙醫院伸出援手,唱響疫情下特殊的醫患情。作為第一批進駐廣州琶洲方艙醫院的醫療機構之一,該院由副院長楊寧帶隊,自11月4日成建制接管琶洲A1方艙醫院,累計派出214名醫療隊員進駐方艙,開放床位1662張,截至12月10日,累計收治感染者3874人,治愈出艙感染者已超過3273人。

這些天來醫者全心守護,贏得感染者的充分信任,一批又一批愛心人士加入廣醫三院方艙志愿服務隊,經過規范培訓,穿上“綠馬甲”,成為“大白”們的好幫手。而在中山一院、珠江醫院駐守的方艙里,戴上“紅袖標”,化身“志愿紅”,志愿者們繪就了冬天的最暖色。他們協助醫務人員負責方艙內每天的送餐分餐、物品搬運、秩序維護等工作,醫患同心度過這段難忘的日子。

出艙前,中山一院為志愿者們送上感謝信,記錄在方艙醫院內醫患攜手,守望相助的溫情故事。

部分方艙繼續堅守:“服務到最后一刻”

與此同時,12月11日琶洲部分方艙的醫務人員仍在堅守崗位。

“堅持到最后一刻,服務到最后一刻,陪伴到最后一刻!”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駐守的D20方艙,醫務人員認真地逐一核對在艙感染者的信息。據中山一院方艙醫療隊隊長匡煜坤介紹,有部分無居家隔離條件的感染者,要等待核酸檢測結果達到出艙標準后才能出艙。從11月10日至今一直高效運轉的D20方艙共開設2700個床位,累計收治5759名感染者,累計出艙5537人。該方艙將待所有感染者出艙或轉艙后,才會正式結束歷史使命。

作為本輪疫情廣州首個收治感染者的方艙醫院,中山三院接管的黃埔方艙目前還有1400多名感染者在艙,自10月30日接收首位感染者以來,已累計收治超過5000人,累計出艙超過3700人。目前,在廣州市的統一調配下,中山三院黃埔方艙仍在接收新的感染者,每日接收100人左右,近期暫無關艙安排。

統籌:任珊珊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任珊珊、周潔瑩、梁超儀、張青梅、翁淑賢、王婧,見習記者:徐依勵 ,通訊員:王燦燦、伍曉丹、李康保、魏星、彭福祥、林偉吟、劉文琴、周晉安、白恬、王慧、張迅愷、凌偉明、劉元鈴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翁淑賢,通訊員:白恬、王慧、張迅愷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