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日前,記者從廣州市慈善會獲悉,自今年7月以來,本年度廣州市社區公益微創投資助的33個社區慈善項目已在全市各個街道社區落地。通過微創投活動,多個慈善組織、社工機構、居委會以及志愿者團體在社區內開展一系列公益服務,或為重癥長者及其家庭提供照護服務,或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空間的優化,或為社區精神康復人士開展非遺植物染課程,回應一直存在于角落的社區痛點,截至目前,已服務超2萬人次。
(資料圖片)
有社區工作者指出,每個社區都存在大量的公共服務需求缺口,助殘、為老、未保、環保等議題落到社區時,既缺項目,也缺人力和資金。而廣州市慈善會、廣東省敏捷公益基金會、廣州市善城社區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社區公益微創投通過給社區項目資助5萬元,兜底項目資助3萬元,為社區引入優質的慈善項目,希望以此方式助力解決社區困難、激發社區活力。如今,廣州市社區公益微創投活動已邁入第三年,越來越多公益人士在這三年意識到,社區賦能是一個漫長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在資助金額、資助范圍、資助方式等方面不斷優化。而2023年廣州市社區公益微創投活動亦為此做出了不少調整。
社區居委成為資助對象:他們是激活社區活力的重要角色
據悉,為進一步支持基層社區組織發展,本屆微創投活動增加了社區居(村)委會作為申報實施主體,希望以社區居(村)委會為切入口,激發社區培育公益慈善項目的內在驅動力,目前,共有3個項目由基層社區組織實施。以廣州市海珠區江南中街紫金社區居民委員會實施的江南中街紫金社區大客廳黨建公園改造項目為例,其通過建立社區議事協商機制,引導居民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表達對公共空間的需求和對初步方案的建議,讓居民從社區公共事務的旁觀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為進一步了解社區居民對黨建公園的建議和期待,社區黨委在今年8月邀請了6名樓長開展需求調研會議;社工于于今年9月到紫金大街開展意見征集活動;住戶與周邊街坊紛紛前來表達建議,共收集了25名街坊提出的建議。
廣州市海珠區素社街怡海社區居民委員會實施的“幸福素社,和諧怡海”項目,運用參與式規劃方式,發動社區黨員、樓長、居民、電動車主、商鋪等多元主體參與,培育居民社區參與和治理能力,共同解決社區問題。今年7月,該項目在怡海社區共開展2場問卷調研服務,發動10名志愿者協助調研,共收集問卷150份,初步完成調研工作。8月初,社區黨委和社工邀請9名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議事協商,包括居委主任、橋東村四個生產社代表、物管人員以及社工就充電樁用地與方案進行協商溝通,均表達了加裝充電樁的迫切性與重要性,并初步達成了加裝充電樁的共識。
“幸福素社,和諧怡?!表椖恐校绻f助居民填寫問卷,了解其對電動車問題的建議。
引入社會各界公益資源:與企業基金會一同探索社區賦能
廣州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創善·微創投”廣州市社區公益微創投項目還有更多的社區項目在持續為社區服務。接下來,“創善·微創投”將持續挖掘更多深耕社區的服務項目,撬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助力社區治理,助力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值得關注的是,從歷屆資助金額對比可以看到,自2021年起,廣東省敏捷公益基金會加入了微創投資助活動,在微創投中開辟全新的申報項目類別——敏捷陌上陽光公益助學類。
敏捷陌上陽光公益助學類仍然聚焦社區發展,旨在通過微創投的平臺,招募在廣州市及廣州對口幫扶地區,開展助學獎學、學校援建、文化教育等相關的服務項目,并予以定向資助。廣州市善城社區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羅瑩對此表示,這是企業基金會結合微創投,形成合力,一起打造廣州社區公益項目品牌的創新嘗試,“我們也期待更多愛心力量一起搭建微創投的舞臺,培育和孵化更多社區公益項目。”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通訊員:李國全、王夢華
圖/受訪者提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