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植保專家為水稻安全生產支招

2022-04-20 07:11:12    來源:湘潭在線    

早防早治 病蟲同治

湘潭市植保專家為水稻安全生產支招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

“這一蔸稻茬里藏了兩條二化螟蛹,3天之內就會羽化成飛蛾,每只飛蛾再過一周左右即可產卵數百顆。因此,翻耕灌水滅蛹不僅要及時,而且要細致,盡量不留‘漏網之魚’”4月18日,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一位植保專技人員來到湘鄉市潭市鎮大坪村田壟中,細心剝開田角漏耕的稻茬,向種田農戶講解二化螟的生長習性、危害和防治辦法。

現場一位村民指著田間一排排白色“燈籠”問道:“這些引誘害蟲的誘捕器,怎么掛上去幾天了沒看見一只蟲?”農技人員介紹:“這是利用性激素誘殺雄性害蟲的裝置,與捕鼠器原理相似。平均每畝田邊安插一個誘捕器,即可達到連片誘殺效果。”

最近一段時間,是早稻插秧、拋秧的高峰期,也是越冬二化螟幼蟲化蛹的高峰期,市、縣(市)區、鄉鎮農業植保專技人員每天奔走在田間地頭,督促指導病蟲害防治事宜,為減少水稻生長期間農藥用量、提高稻谷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把好第一道關。

水稻二化螟俗稱“鉆心蟲”,一年可以繁殖4代,數量多、危害大。湘潭市越冬代螟蟲化蛹期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搶在化蛹高峰期及時將稻田翻耕,灌10厘米以上深水,浸沒一周左右,是壓低蟲源基數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

近年來,湘潭市水稻生產需要重點防控的是“四蟲四病”,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稻稈潛蠅,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市、縣、鄉三級農業植保部門調查預測,今年全市水稻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其中,越冬二化螟基數較去年明顯上升,大部分地區加權畝平蟲量在10000條以上,局部田塊畝蟲量超過10萬條,最高的達到137600條,具備大發生的基數條件。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將偏重發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敏感生育期遇適宜天氣將偏重流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稈潛蠅將中等發生。還有稻水象甲、大螟局、稻薊馬、水稻根結線蟲等次要病蟲害,也將在局部地區中等發生,或發生呈上升態勢 。

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各地一季稻與雙季稻混栽程度較高,“橋梁田”多,生產步調不一致,容易造成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化螟等多種害蟲的世代重疊和轉移為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防治難度。因此,各經營主體要經常關注當地農技部門的《病蟲害防治簡報》及相關信息,根據自身田間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能盲目用藥、盲目跟風,還要克服“重治輕防、重蟲輕病”觀念,切實搞好田間管理。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