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
“作為一名體力勞動者,每天在大街小巷奔波,只有在夜晚收工回家,泡一壺濃茶,享片刻閑暇,讀一點書。然而一天的勞累下來,疲倦與睡意一陣緊似一陣,為了明天的活計,除了早點進入夢鄉(xiāng),別無選擇。天資愚鈍如我,雖然閱讀減輕不了身體的疲勞,但閱讀的樂趣、淡淡的書香,依然令我陶醉,令我無法抗拒……”
寫下這段文字的人叫鄒旭威,一個來潭31年的50歲農民工。白天,他走街串巷送液化氣;晚上,靜坐孤燈下,如饑似渴地閱讀。
在湘潭的這些年,他跑遍城區(qū)大小書店,用送液化氣掙來的錢買了上萬本書。他的身影,感動了很多書店老板。
漂泊
3月17日傍晚,把空瓶送回庫房后,鄒旭威結束了這天的工作,回到位于雨湖區(qū)調塘路的出租屋。
本不寬敞的房子被他一分為三:臥室、倉庫和書房,其中書房不足5平方米,沒有窗戶,電線到處纏繞著,除了靠墻3個裝滿書的舊書柜,就是兩張比課桌略大的桌子和一張?zhí)梢危巫永_就幾乎頂到了書柜。
在這個袖珍書房里,鄒旭威讀完了許多中外名著。
“滿面黃塵的我,從知識的圣殿旁悄悄路過,每感自慚形穢,唯有對里面猶如星辰般散發(fā)智慧之光的頭顱頂禮膜拜,并偷偷地獻上崇高的敬意。”鄒旭威告訴我們,讀書讓他在辛勞之余有了精神支撐。
1972年,鄒旭威出生在婁底新化一個偏僻農村,家中五姊妹,只有他從小酷愛閱讀。雖然對讀書極度喜愛,但苦于家庭條件貧困,生活拮據,鄒旭威念完高中就外出打工了。
1991年,鄒旭威只身一人來到湘潭,開始了他長達30余年的打工生涯。來湘潭的頭5年,鄒旭威給人扮過禾,到工廠拉過鐵絲,在醫(yī)院門口搬過貨,嘗盡人生百味。1996年,聽說送氣收入不錯,他便主動到燃氣公司應聘,一干就是20多年。
送氣是個體力活,通常電話一響就得扛起液化氣罐往外面跑。剛開始那會兒,由于天天扛著30多公斤重的液化氣罐爬幾十層樓,鄒旭威的肩膀經常被磨破皮,傷口暴露在外面,汗水一浸,疼得直打哆嗦?!盎丶医衅拮佑眉t藥水搽搽,粘塊紗布,第二天照樣干活?!彼p描淡寫地說。
“我不怕辛苦,以前平均每天能送氣30多瓶呢?!编u旭威送氣很準時,隨叫隨到,多年下來他積累了好口碑。每月工資除了自己的基本開銷和買書外,其余都用于供女兒讀書和贍養(yǎng)母親。
買書
雖然干完一天活回屋,人已經疲憊不堪,但對閱讀由衷熱愛的鄒旭威,仍然要抽出時間讀書。
30多年里,鄒旭威一有空就往書店里鉆,成了崇文書店、述古書店、圣賢書店的??汀=┠陼鴥r上漲,他每月買書的開支跟著增加。錢少書價高,使得他在買書時不得不權衡再三。
鄒旭威經常光顧的崇文書店老板張偉新告訴我們,有時碰到喜歡的書,一時半會沒法買下來,鄒旭輝就先在書店放訂金,然后每掙到點錢就過來付余款,直到全部付完。
“生活上可以節(jié)衣縮食,書不能不買?!编u旭威說,晚上收工回家,獨自一人靜坐在書桌前看書,是他一天之中最放松、最愉快的時刻。
這些年,鄒旭威買了上萬冊書。由于過去居無定所,他的藏書也跟著四處流浪。前幾年,鄒旭威用積蓄在市郊蓋起了兩層小樓,藏書這才有了棲身之所。
走進他的新居二樓,就像走進一個書的世界,書柜、書架被塞得滿滿當當,連紙箱、坐凳上都堆滿了書?!鞍滋煸谕饷媾?,撿了不少別人丟棄的書柜回來。”鄒旭威笑著對我們說,以后干不動了回老家,其他東西不帶走都沒關系,書無論如何要帶回去。
鄒旭威對書的熱愛,讓很多書店老板為之感動,張偉新是其中一個。他十多年前就和鄒旭威認識,起初對這位顧客并未在意,只記得他個子瘦高,性格內斂,常趁著送氣的空隙跑來看書、買書。
“在我們的方言中,‘液’與‘一’同音,他叫我老板,我就叫他‘一老板’。”張偉新記憶中,鄒旭威每次來書店都會買走一兩本書,選的書總是很經典。時間一長,他也慢慢知曉了鄒旭威的生活、工作情況。有感于他對閱讀的那份熱愛,每次張偉新盡可能地給予折扣,讓這位可敬的讀書人能多讀書。他也知道,湘潭的其他書店都留有鄒旭威好學不倦的身影。
前不久,鄒旭威找他定一套中國藝術文獻叢刊,張偉新瞬間有些愕然:“這書一般人是不大會購買的,‘一老板’的閱讀范圍真廣?!?/p>
“書癡”
鄒旭威愛買書,一度讓他的妻子很苦惱,有時也忍不住埋怨:“買這些當不了飯吃的東西有什么用?”每每如此,他不生氣也不解釋,只淡淡一笑:“人各有志,這是我的愛好。”
他的妻子告訴我們,平時丈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在買書上特別舍得花錢?!皠e人干完活回家不是睡覺就是打牌,他經常看書到凌晨?!彼蛉ふf:“就是個‘書癡’?!?/p>
當年因生活壓力而中斷學業(yè),是鄒旭威最大的遺憾。來潭謀生至今,他已記不清自己讀了多少本書、買了多少本書,但那些書對他的影響日漸增多?!白x書讓人明理,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困惑和矛盾,我喜歡看書,它對我的性格、心態(tài)和視野都有幫助?!编u旭威說。
或許是經年苦讀,書悄無聲息地浸潤了鄒旭威的靈魂,塑造了他的生命底色。他在經典中追尋生命質感的執(zhí)著,讓身邊極少數了解他的讀書人肅然起敬。
張偉新感慨,“他的職業(yè)是送液化氣,走千家,串萬戶。一個液化氣鋼瓶動輒幾十公斤,一天下來該有多累。而他就這樣,二三十年來孜孜不倦,以讀以寫,集腋成裘。從他平凡人生中,我似乎看到了一顆不平凡的見賢之心?!?/p>
聽了鄒旭威的故事后,與他有過相似經歷的市政協(xié)委員、湘潭讀山詩社社長劉安定,對這位喜歡看書的農民工兄弟非常敬重。3月20日晚,劉安定專程到鄒旭威的住處,和他分享自己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多看好書。
劉安定說:“在他那一排排簡陋而整齊的書架前,我久久沉默,既喜悅又辛酸。喜悅的是,我分明看到了一顆高貴的靈魂,一個潔凈的生命;辛酸的是,一個已經坐擁書山的人,卻不得不每天風雪無阻、揮汗如雨,人生的重擔,似乎讓他別無選擇?!?/p>
如今,鄒旭威的女兒已順利考上大學,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兒長大后也能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