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南京藝術學院的學生朋友圈被一只突然闖入校園的猴子刷了屏。它在昨天下午溜進學校內,性格活潑又大膽,做了不少調皮的事情,比如說抓著學校的大樹蕩秋千、翻了學校“禁止攀爬”的墻、追著校園里的流浪狗打架……它還蹲在操場的運動器材上模仿人類甩繩,只是甩著甩著便啃咬了起來。但是學生們對它卻格外地包容,放縱它在校園里肆意游玩兒,有同學抓拍到它的身影后,發布到網絡上,親切地稱呼它為“猴哥”。
網傳這只猴子目前已經被校方“逮捕”,但是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從多位在校生處了解到,猴子被抓的消息不實,目前它已經離開南京藝術學院,跑到了隔壁江蘇省第二師范的校園里溜達。
學校里出現流浪猴
可愛歸可愛,也存在危險性
正在讀大二的同學小劉和這只猴子有一面之緣。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3月22日下午2點多,他被這只猴子“偷”了家,小劉平時住在學校旁邊的出租屋,那天正在午睡,半夢半醒,突然聽到窗戶被打開的聲音,眼前看到一道黑影閃過。
他一開始以為是隔壁表演班的舍友在演段子,后來一想自己房間外面是空調外機,并沒有陽臺,于是躡手躡腳去開窗,就看到一只猴子蹲在陽臺外面。“窗戶鎖已經被它弄壞了,我嚇得趕緊合上窗戶,砰地一聲響,它聽到大動靜,轉身呲牙咧嘴地對著我。”小劉說,這也是他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接觸猴子,之后猴子沿著外側的墻,進了學校里面。
在校園,這只猴子引起了更多學生的圍觀。記者從一些同學拍下的視頻看到,猴子身型中等,但并不顯瘦,可見平時沒有缺少食物。一段翻墻的視頻展示出它靈活的腿腳功夫,它爬到學校禁止攀爬的網格墻上,還左看右看,似乎在檢查是否有人發現自己。然后隨著一個輕巧的翻身動作,成功落腳另一側,大搖大擺地朝下個地點走去。一名在讀生告訴記者,這只猴子昨天逛了學校的好多地方,“它看起來一點都不怕人。”
為了保護學生的安全,當天校方已經發布緊急通知:“校園里面出現了一只流浪猴,我們正在積極想辦法。在未逮捕以前,請大家不要靠近猴子,不要喂東西給它吃!猴子會搶食,大家不要靠近,尤其不要手持食物靠近。”
隨后有一段視頻在學校里流傳,視頻中一只猴子被人抓住,雙手被捆在身后,束手就擒的樣子看起來頗為滑稽。因此有人以為,流竄到南京藝術學院的猴子已經被抓到。但記者從多位在校生處了解到,該段網傳視頻是很早以前拍攝的,也不是學校里的視頻。昨天那只猴子后來離開了南京藝術學院,跑到隔壁江蘇省第二師范的校園里溜達,還沒有被抓到。
記者在短視頻平臺搜索發現,此次并非猴子第一次進校園,早在今年2月份,就先后有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發布視頻,打趣這只“勇闖”校園的流浪猴。另外,一名住在南京秦淮區鴻意星城的女士也拍到了猴子出沒的樣子,被發現時,它正踩在家外面的晾衣桿上,偷吃東西。不過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視頻里的猴子是同一只。
猴子流竄多處為何仍未被抓
動物救助員講述其中難點
根據近期媒體報道,流浪猴子的行動軌跡主要涉及秦淮區、玄武區、鼓樓區等位置,最近則出沒于南京藝術學院校區附近。那四處“旅行”的“猴哥”為何還沒被“逮捕歸案”呢?南京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的救助員向記者解答了這一疑問。
“近期我們也配合公安部門多次參與抓捕,但都抓捕失敗。這其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因為抓捕環境為戶外,猴子的活動范圍很大,很難精準地去把它控制住。”南京市野生動物救援中心的救助員曹醫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當猴子的行動不受限時,它能夠很靈活迅速地躲避救助人員的抓捕措施。“人在下面走,它在樹上蹦,一轉眼就很容易跟丟。”
“我們通常會使用麻醉吹針的方式來控制流浪野生動物,這個方法的有效距離大約在3至5米之間,如果沒法將猴子的活動范圍限制在一個小的空間里面,是很難精準的去抓到好動的猴子。”曹醫生表示,從今年以來救助站已接到多起市民電話報告猴子出現,但等專業人員趕到現場時,猴子又早已移動至其他地方。
曹醫生告訴記者:“往年沒有出現過類似流浪猴子出現在南京的報告,根據研判的話在市區出現的猴子種類應該是‘獼猴’,南京本地是沒有相關族群分布的,可能是外地流竄過來的猴子,具體有幾只也還無法下定論。”
對于市民遇到猴子該如何處置,曹醫生表示,“野生‘獼猴’具有一定攻擊性,可能在市民投喂它時會出現短暫溫順的表現,但在之后不繼續投喂的情況下可能會激怒猴子主動攻擊。所以建議市民不要隨意投喂流浪猴子,也不要輕易靠近和激怒它。”
(圖片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孫慶云 陳燃
校對?蘇云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