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疾控中心提醒:預防慢性疾病最好的方式是定期運動

2022-02-24 13:20:10    來源:岳陽日報    

春季,氣候變化比較大,天氣總是忽冷忽熱,最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風濕疾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為此,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生活中,預防慢性疾病最好的方式,是定期適量運動,還應做到“少靜、多動”。

慢病,又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或“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組起病時間長,缺乏明確的病因證據,一旦發病即病情遷延不愈的非傳染性疾病的概括性總稱。常見慢性病包括: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關節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

現如今,“定期運動有助于預防慢性疾病”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每周進行2.5小時的中等強度鍛煉(如游泳、騎車等運動)能顯著減少體內炎癥。市疾控專家稱,現代人的生活中,一般坐著的時間遠遠大于活動的時間,如工作、上課、看電視、使用電子產品等等,大多都是坐著完成的。這聽上去很舒適,但其負面影響已經悄悄發生。久坐,特別是姿勢不良的久坐不動,會帶來關節損傷、肌肉僵硬、血液流動減緩、脂肪分解速度減慢、氧氣交換不足、大腦靈活性降低等負面影響。而且如果長此以往,久坐不動還會增加某些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和肝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增高死亡風險,是獨立的危險因素。

很多時候,改變工作、學習時我們站或坐的狀態并不容易,但是可以從打斷久坐狀態的角度入手。如每隔30~60分鐘,打斷久坐的狀態,可以改善久坐行為給人帶來的健康風險。因此,多動、少靜生活需提倡。比如,下班乘公交車時,可以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回家;或下班后去健身房鍛煉,來保證每天足夠的強度身體活動時間。在工作時,可以像上學時一樣,利用手機等工具,為自己設定一個“下課鈴”,提醒自己每隔45分鐘就起來走動一下,或者伸展一下四肢,活動5分鐘。 這樣,把“多動”與“少靜”兩手抓,慢慢養成習慣,就會發現,少靜多動其實一點都不難。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