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乳腺癌患者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下稱“省婦幼”)有“新家”啦!
在省婦幼住院部10樓乳腺中心,有這樣一間以溫暖色調為主的小屋,里面沒有一張病床,但患者及其家屬、醫生、護士卻會聚在這里,大家一起相互傾訴、相互鼓勵、相互交流抗擊疾病的經驗,這個小屋,叫“愈她小屋”,是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乳腺科為醫患搭建的一個交流平臺。3日,“愈她小屋”正式落成。
“愈她小屋”:幫助乳腺癌患者走出“泥潭”
2015年,43歲的阿蘭(化名)被確診乳腺癌,慧姐(化名)患乳腺癌也有近五年的時間。所幸,她們確診時尚屬早期,且治療依從性很好。如今,他們都在接受內分泌治療期間,常常回到省婦幼和其他乳腺癌患者分享交流,為他們加油打氣。
采訪過程中,無論是省婦幼乳腺中心主任張安秦,還是阿蘭和慧姐,都多次提到保持好心態的重要性。“有病治病,心態放好一些,會越來越好的。”慧姐說,患病前她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精神壓力大,飲食也不規律,如今她生活習慣很健康,早睡早起,加強鍛煉,保持好心態,她還經常提醒身邊人要注重身體健康,定期體檢。阿蘭是天生的樂觀派,確診后住院治療期間,她總是扎著標志性的雙馬尾,是科室里公認的“最可愛”的患者。患病后的阿蘭熱心做起乳腺癌健康知識宣教志愿者。
“醫患之間需要支持,患者與患者之間也需要互相支持。”張安秦介紹,“愈她小屋”是科室和患者交流的重要平臺,里面設置了不同功能的區域,包括相關知識的宣教區、康復鍛煉區、談話區等,讓患者之間、醫患之間有一個交流的空間,讓她們在抗癌路上能有一個可以學習、傾訴交流的地方,以更好的狀態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據了解,省婦幼乳腺科在全國乳腺癌患教比賽中,憑借其規范的患教管理,在全國數十家三甲醫院的患教比拼中脫穎而出,最終奪得唯一的一等獎,并獲得五萬元患教基金。拿到這筆基金后,乳腺科著手打造了一間于“科普+宣教+病友故事交流”為一體的患教治愈小屋——“愈她小屋”。
每兩分鐘可能有一人確診乳腺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增癌癥人數共計1929萬,其中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約占新發癌癥病例的11.7%。目前,中國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約41萬,差不多每兩分鐘就可能有一人確診。
如今乳腺癌的發病率為何如此之高?張安秦坦言,無論如何統計,不良生活習慣都是關鍵因素之一。“很多患者告訴我們,睡得比較晚,作息比較亂,吃飯不規律,還有一部分飲酒、抽煙,還有不少患者抽‘二手煙’。”張安秦說,這些都是腫瘤風險增加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隨著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以及治療方案多元化及規范化,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達83.2%,在一些發達城市,乳腺癌5年生存率甚至更高。隨著生存率大幅提升,帶癌生存成為乳腺癌患者的常態,乳腺癌已步入慢病管理的行列。
張安秦指出,臨床上發現,慢病管理期的伴隨疾病風險已經成為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乳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面臨的與治療相關的骨健康、心血管及心理困惑等,也成了影響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的主要挑戰,這就需要從以往單一關注“疾病”本身轉化為以患者為中心,多學科協作,從始至終針對患者全程診療過程中的問題與疑惑提供全程、全面的解決方案。
借助乳腺專科聯盟擴大患教范圍
據悉,“愈她小屋”還將借助乳腺專科聯盟擴大患教范圍,通過在線直播為全省乳腺癌患者提供患教服務和交流平臺。據悉,作為廣東省婦女兒童健康聯盟乳腺專科聯盟牽頭單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還積極推進專科聯盟的建設,目前專科聯盟已發展45家醫療單位,遍布于廣東省內19個地級市,初步構建網絡化格局。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于海靜、唐璜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