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廣交會上的外貿新氣象:品牌化成企業出海利器,搶抓“雙循環”下新商機

2021-10-20 17:51:3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這次廣交會,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參展,收獲很多,5天內意向訂單金額超過1000萬元,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廣東羅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佑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與羅曼智能有相同經歷的外貿企業不在少數。10月19日,第130屆廣交會閉幕,5天的參展時間里,眾多外貿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展覽,拓展了新的客戶和商機。“這是一次更有實效和接地氣的展會。”嚴佑春說出了多數外貿企業的心聲。

作為外貿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已經從中國商品走出去的貿易平臺,成長為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臺,對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產業鏈向高端突圍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透過廣交會,可以管窺中國外貿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線上線下融合辦展獲企業熱捧

第130屆廣交會是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廣交會線上服務平臺通過升級,極大地擴展了廣交會服務展商的能力。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參展,不少外貿企業收獲頗豐。

5天的參展時間,浙江碩而博科技公司外貿負責人徐雄偉在廣交會異常忙碌。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借助線上平臺,我們可以跟國外客商進行即時溝通,在展會現場向他們展示我們的新產品。在疫情的背景下,這樣的溝通方式是最有效的。”

在廣交會現場,基于現場直播功能,參展商可以直接把自己企業的直播二維碼、虛擬展廳二維碼貼在展臺,方便觀眾掃描觀看并分享給無法到現場的采購商在線觀看展覽,為線下的參展商提供接觸更多線上采購商的渠道。

“本屆廣交會我們接到超過100萬美金的訂單,超過了前三屆交易額的總和,因為本屆的直播效果會更好,線上展覽為我們的訂單成交提供了更大助力。”徐雄偉介紹。

不少外貿企業認為,第130屆廣交會線上線下融合舉辦既保持了廣交會面對面洽談的傳統優勢,又順應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潮流,擴大了廣交會規模,讓更多供采雙方通過線上洽談,滿足了世界各國企業的不同需求。

本屆廣交會,家電企業格蘭仕通過線上直播也收獲了不少訂單。格蘭仕相關負責人表示,直播等銷售方式能夠讓家電產品更加走近消費者、走到市場中間。“我們每天有多場一對一、一對多的直播,用10多種主流語言向全球客戶推薦我們的展會和產品。”

在專家看來,線上線下融合正成為廣交會面對疫情防控、數字化轉型以及國際貿易多樣化背景下的新常態,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線上會展的解決方案將會更加完善,不僅展示和溝通環節更加豐富,也會催生更多的商業模式。

品牌化助力企業向產業鏈中高端攀升

今年以來,在全球疫情、原材料漲價、缺箱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外貿企業的生存境況并不樂觀。面對壓力,眾多外貿企業繼續堅定轉型升級之路,通過加強研發設計和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搶回市場主動權。

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表示,廣交會的出口產品已從過去的加工出口產品(如玩具、衣服等)轉變為以機電產品、高附加值的成套設備、智能機器人等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參展商除了供應商、采購商,還涌現了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保稅維修、離岸貿易、海外倉等新業態企業,這些轉變都在倒逼制造業、服務貿易業的加速轉型和創新。

科沃斯自1998年成立后就開始參加廣交會,至今已經連續參加24年。科沃斯掃拖機器人和添可洗地機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均已達到第一,其中在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核心組件國產化率已達95%。之所以能獲得國內外市場的廣泛任何,創新和品牌化發展是關鍵因素。

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總監姜水英介紹,科沃斯一直在推動“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做好產品導向,不停洞察用戶需求,滿足用戶痛點進行研發;二是堅持研發和創新的效率;三是堅持產品技術迭代,主動推動行業和領域的迭代。

“在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戰略引導下,我們致力于讓全球客戶感受到中國高端品牌的魅力。我們將積極響應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號召,繼續堅持技術創新,加快海外發展步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品牌。”姜水英表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韓永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加強外貿品牌建設,是促進外貿轉型升級、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企業應把品牌建設作為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內容,加強品牌意識,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探索多元化品牌發展模式,促進產業鏈價值鏈邁向中高端。

江門市長華集團就是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代表。該企業自2000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從事摩托車的產品制造和銷售,90%的產品外銷至歐洲、南美,非洲、中東等地區。近年來,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海外市場,長華集團積極求變,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逐漸向中高端市場轉型。

“目前歐洲和南美是利潤相對比較高的地方,因為這些市場比較規范,還沒有出現低價競爭現象,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切準了高端化細分市場,并迅速贏得了市場。”長華集團副總經理、技術總監李向波表示,正因為自主創新和打造品牌,企業才擁有了定價權,成功實現了向產業鏈中高端的攀升。

聯動國際國內市場尋求轉型

近年來,面對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許多外貿企業正積極探索出口轉內銷路徑。在國外疫情依然嚴峻的情況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聯動國際國內市場尋求轉型成為眾多外貿企業謀取突圍的重要途徑。

李志堅認為,在全球疫情沖擊國際需求等影響下,國內市場強大的內需潛力逐漸顯現。本次廣交會對境內采購商全面開放,為外貿企業發掘國內商機、開拓國內市場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也為中外產業鏈實現創新合作提供了新平臺。

陽江十八子是我國五金刀剪業的老字號品牌,該企業外貿業務負責人李孔靈介紹,企業外貿面臨原材料價格大幅提升、海運價格提升等多重挑戰,這也導致原本已是微利的企業“虧本做生意”,今年前三季度,陽江十八子的出口額同比增長約30%,但利潤率大幅下降。

開拓內銷市場成為企業新的發展方向。“本屆廣交會,我們主要瞄準國外企業中國辦事處代表、國內大型超市買手、批發市場等客戶群體,在報價方面也控制得更為精準。”李孔靈介紹。

廣州輕工集團也把開拓國內市場作為本屆廣交會的重點任務,公司副總經理陳家園介紹,“國內市場成為重中之重,一方面是順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方面是為減輕外貿不利因素對于企業造成的影響。”陳家園表示,國內與國際市場需求具有很大差異,這要求外貿企業針對海內外不同市場的定位和需求,實施差異化精準營銷。

今年是格蘭仕第48次參加廣交會,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之下,格蘭仕集團首次以內銷和外貿兩個產品線共同參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有很多針對內銷的產品,我們將品牌旗下全系列的高端產品、最新的拳頭產品拿出來展給海內外的合作伙伴。”格蘭仕負責人表示。

羅曼智能已經參加了十幾屆廣交會,借助廣交會,羅曼智能不僅對接到眾多海外客商,同時也敲開了國內市場的大門。“兩三年的時間,我們目前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成,今后,國內國外市場兩條腿走路,將成為我們的新戰略。”嚴佑春說。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