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融合文化節上,他們一同探索殘健共融新出路

2021-10-21 01:02:56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近日,一群廣州公益人帶著他們對“特殊需要兒童”(下簡稱“特需兒童”)的關愛,在廣州番禺舉辦了一場倡導社會關注特需兒童的大型活動——“心融合·星飛越”第三屆廣州市融合文化節。

本次融合文化節由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指導,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廣州市越秀區融愛之家特殊兒童服務中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多特瑞攜手關愛基金聯合主辦,數十個關注特需兒童成長的熱心企業、融合教育領域專家、學校代表、關注心智障礙者的公益組織以及特需兒童家庭等近六百人次蒞臨現場,為關愛特需兒童的身心成長及融合教育工作等問題群策群力。

家校共建,為特需兒童開拓更寬廣成長道路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從來都離不開健康的教育,對于特需兒童而言,融合教育更是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部分。在本次融合文化節中,廣州市越秀區融愛之家特殊兒童服務中心便以融合教育交流會的形式,邀請國內心智障礙領域的專家,以及具有豐富融合教育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帶領大家共同探討融合教育的現況和實踐策略。

在交流會上,來自洛溪新城中學的優秀教師黃鶴,帶來了校園融合優秀案例的分享。“焦慮、破冰、成長”是有18年豐富教學與班主任經驗的她初次接觸自閉癥學生的三個關鍵詞。社會代表——來自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多特瑞攜手關愛基金廣州愛心團隊的葉佩儀則從一個社會大眾、普通孩子媽媽的角度,講述其從不認識,到一次接觸,到和自閉癥家庭一對一結對認識到過程,發現只要愿意了解并給予關愛和接納,特需兒童不是想象中到難相處。

廣州市番禺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陳海苑主任認為,融合教育對特殊兒童、對普通兒童、對社會大眾均有重大意義。在“新視角談樂享融合教育”主題演講中,陳海苑主任介紹了番禺區融合教育簡況,表示融合教育在幫助特殊需要兒童融入主流社會同時,讓普通學生學會接受不一樣的人。而廣州市越秀區融愛之家特殊兒童服務中心理事長張曉莉在“融合教育家校支持策略”主題演講中提出,在融合教育中,家長需要梳理路徑、現狀、選擇、行動分析等,制定合理可實現的目標愿景,老師可嘗試尋找同盟軍(家長、校領導、專業人士、班干部、家委)的方式共同成為孩子融合路上的強大支持者。

匯聚點滴,融愛童盟愛心企業聯盟正式成立

記者在現場得知,今年已經是“心融合·星飛越”融合文化節的第三屆,從第一屆開始,融合文化節就一直堅持進行一個環節,來自廣州融愛之家特殊兒童服務中心的理事長張曉莉向記者介紹道,每年的融合文化節,都堅持開展特需兒童文藝節目匯演,所有節目創意、排練演出都由這群可愛的孩子們和他們的監護人、學校、機構一手包辦,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向大眾展示特需兒童最真實的一面。

在她看來,特需兒童融合教育,除了需要有家長和學校的支持,更需要有社會的力量協同攜手,有見及此,融愛之家特意結合本次融合文化節這一具有意義的一天,正式成立融愛童盟——幫扶特需兒童愛心企業大聯盟,近20個熱心關注特需兒童的企業成為首批成員單位。

據張曉莉介紹,本聯盟的建立主旨在凝聚社會力量,吸引更多的資源與對特需兒童的關注,同時激發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企業,將特需兒童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更多渠道,多維度地向社會傳播。

此外,記者現場了解到,本次融合文化節適逢融愛之家成立5周年,活動上表彰了7位“愛心小天使”、9個“融合先鋒校園”、10個“優秀志愿者團隊”以及18個“愛心企業”,邀請了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教育就業處處長文凱、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凌遠慶秘書長作為頒獎嘉賓,活動上還舉辦了簡單而隆重的捐贈儀式和5周年慶環節。張曉莉介紹,希望通過這樣的表彰和儀式活動,感謝各界一路以來對特需兒童及其家庭的付出和關愛,同時希望以獲表彰單位和個人作為榜樣,感染更多愛心人士和團隊幫助及支持特需兒童。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賈政 通訊員 鄧建茗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