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腫也會“要命” 這種血栓可以“吸”出來

2021-10-20 16:05:40    來源:大洋網    

名醫大講堂現場

張挪富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專家,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副主任,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三病區主任,主任醫師

劉春麗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肺血管病亞??婆R床部負責人,主任醫師

魯明軍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胸痛中心醫療副總監,主任醫師

名醫大講堂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血栓”這個詞,但你知道嗎?血栓被認為是“沉默的殺手”,就像游蕩在血管里面的“幽靈”一樣,無論堵塞哪處的血管,血液運輸系統都會面臨癱瘓,從而出現致命的后果——它是心肌梗死、腦卒中、靜脈血栓栓塞癥這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共同誘因,并且血栓形成可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發生,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10月13日是全球第八個“世界血栓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東省VTE防治聯盟、廣州日報·粵傳媒等聯合主辦的“名醫大講堂”——《防血栓,動起來!世界血栓日,“南山名醫”暢談動靜脈血栓防與治》于10月13日上午10:30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廣東省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防治聯盟主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專家張挪富教授致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劉春麗教授、血管外科王海洋教授、心血管內科魯明軍教授為粉絲們暢談動靜脈血栓的防與治。

術后有這些癥狀警惕肺栓塞

張挪富為本次活動致辭。他說,血栓栓塞性疾病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問題,2019年10月20日,在鐘南山院士、王辰院士倡導下,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支持下,依托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廣東主要醫療機構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共同正式成立了廣東省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防治聯盟,旨在進一步規范廣東省肺栓和深靜脈血栓栓塞癥的臨床管理,通過規范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以減少致死性靜脈血栓的發生,構建VTE防治管理體系,落實分級診療政策,推動廣東省整體VTE防治水平提升。

張挪富表示,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血栓性疾病,因為它非常容易漏診。大家可能不知道,血栓性疾病在住院病人中,特別是急診及內科住院病人中,9%的病人會發生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在骨科手術,如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這些病人中,超過30%~50%會發生下肢靜脈血栓,所以骨科術后一定要重視預防?!拔覀兘洺T诿襟w上看到,有些住院的病人,準備出院的時候上廁所一下子暈倒了,這種情況往往是下肢活動少形成下肢靜脈血栓,下床活動后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的病例。”

張挪富介紹,血栓性疾病發病率很高,癥狀隱匿,不容易診斷出來,導致的后果也很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這是個猝不及防的疾病,不光是我們醫生要重視,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也要認識到這個疾病的危害性?!?/p>

張挪富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前幾天,我在門診接診了一個病人,剛在其他醫院做完骨科手術,手術很成功,但術后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癥狀,他就通過朋友找到我,說出院要找我看咳嗽,我結合病史要他轉告其主治醫生,一定要警惕下肢靜脈血栓,如果查出血栓,是不適宜搬動的,不適宜來我們醫院就診,防止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甚至死亡。但我的提醒對方沒有重視,堅持出院到我這里就診,我趕緊安排他做B超,果然,這個病人的下肢已經形成了新鮮的深靜脈血栓,CT提示肺部也有血栓,幸虧發現得及時,我們馬上針對血栓進行治療,患者才轉危為安?!睆埮哺惶嵝?,扭腳、坐長途飛機、長途火車、喝水太少等都可能導致血栓的形成,希望通過這次講座,能讓更多的老百姓關注血栓性疾病,知道怎么去正確的預防和治療,避免出現醫生不愿意看到的臨床緊急情況。

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

關鍵是要“動”起來

血栓性疾病為全球首位致死性疾病,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是指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簡單來講就是靜脈內形成了血凝塊。靜脈血栓栓塞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繼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常見心血管疾病。

最可怕的是,約61%的DVT在臨床上是無癥狀的,易被漏診;80%肺栓塞患者起病時無臨床癥狀,2/3肺栓塞患者死亡在2小時之內發生,因而靜脈血栓栓塞癥有“隱形殺手”之稱。

劉春麗介紹,靜脈血栓栓塞容易發生于長時間住院、手術或骨折創傷、癌癥、化療的患者,年齡大于60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或者長時間不動、懷孕、坐月子人群,有易栓癥家族史等。

其中,久坐不動是個非常重要的誘因,很多人坐飛機、玩游戲、打麻將或者腳扭傷后長時間臥床等都可能導致VTE?!队t學雜志》一項研究發現,每天長時間久坐不動,發生致命栓塞癥的危險會增加2~3倍。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

對于已經形成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早期治療方法有:抗凝、溶栓、手術或介入吸栓、下腔靜脈濾器等,劉春麗特別提醒,抗凝藥物不可隨意減量或者停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針對不同部位的血栓尋求相對應學科診治。

劉春麗提醒,靜脈血栓栓塞其實是可以有效預防的,比如,骨科大手術后VTE發生率大于40%,經預防后發生率可以小于2%。除了藥物和物理預防手段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動”起來,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所以手術、坐月子的朋友一定要盡早下床活動。一旦出現可疑癥狀,如小腿疼痛或者壓痛,踝關節和足部腫脹,發紅或者明顯的變色,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咯血、暈厥,心跳加快,“肺炎”抗炎效果差……一定要及早就醫,尤其高危人群,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確診和規范化治療,相信醫生,及時進行復診,病情變化要及時就診。

腿腫也會致命?

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

王海洋重點講解了關于外科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科普知識。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有患肢腫脹、疼痛、壓痛、發紅、發熱等,如果這些靜脈血栓一旦脫落,可以隨著血流進入并堵塞肺動脈,引發致命的肺栓塞,進入慢性期可發生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包括下肢水腫、色素沉著、濕疹、靜脈曲張,嚴重者還會出現皮膚潰爛,發生“老爛腿”。

“不要把腿腫不當回事兒,可能會造成生命威脅?!蓖鹾Q筇嵝?,如果出現單腿腫,以及靜坐、臥床時間久后出現的腿腫都要警惕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防治重點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高危人群要重視定期篩查。

“有的高齡老人長期不活動,或者近期做過手術的人一定要警惕下肢靜脈血栓,如果突然腿腫了、發熱發紅了,一定要馬上臥床,讓家屬用輪椅推著患者上醫院,千萬不能自己走著來醫院,走路活動容易把血栓擠壓到肺里面,引起肺栓塞。臨床上,就遇到過有患者出現很明顯的腿腫還到處走,結果一到門診就暈倒了,最終沒有搶救過來,非常遺憾。”王海洋說。

在診斷方面,目前,廣醫一院血管外科采取先進的紅外熱成像技術,通過溫度定性定量分析,對深靜脈血栓檢測方便、快捷、無創。

王海洋還特別介紹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治療手段。在抗凝治療的基礎上,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實現利用介入技術,通過一根導管,將藥物輸送進血管里破碎血栓,再將血栓“抽吸”出來,清除力高,非常有效,創傷小、恢復快,進入快速診療時代。除了“抽吸”這種方式,還有經皮機械性血栓清除術、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及支架植入術等??傊?,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可以治療的,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突然中風

竟是心臟血栓惹的禍

雖然我們的心臟時刻在跳動,但也能形成血栓。魯明軍結合真實的病例,講述了一位有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病史的65歲的患者,突然發生口角歪斜、左側半身不遂、意識模糊等典型的“中風”癥狀,進一步查因顯示,右側腦血管被血栓堵塞,而這些血栓竟然來自心臟!

為什么天天在跳動的心臟也會形成血栓?魯明軍介紹,因為患者有房顫,我們正常的心跳是有規律的,而房顫患者的心房是無規律的亂跳,心房喪失了節律性機械收縮致左心房、左心耳血流速度減慢、血液淤滯,容易形成血栓,栓子脫落后進入頸動脈和椎動脈系統,造成中風?!八苑款澆∪艘欢ㄒ崆邦A防血栓。”

魯明軍說,心臟最容易長血栓的位置在左心耳,特別是有房顫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形成“心耳血栓”,心臟血栓流到哪里就塞在哪里。如果堵塞冠狀動脈,會引發心肌梗死;如果堵塞腦部血管,會引起中風;如果堵塞腹部血管,會造成腸道壞死、腎脾梗死,如果堵塞下肢血管,則會導致下肢疼痛壞死。

哪些人更容易在心臟里長血栓呢?魯明軍提醒,最常見的是有心房顫動史的患者,還有心臟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形成室壁瘤的患者等。

“心臟血栓是可防可治的?!濒斆鬈娬f,對于預防房顫引起的心臟血栓,可以通過服用抗凝藥物,或者心耳封堵術、射頻消融等方法,及早干預、及早治療,避免后患。其中,心耳封堵是近年來發明的一種預防心耳血栓的新方法,適用于年齡大,出血風險高,不想長期吃抗凝藥的患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茹志娜、韓文青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