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有機會前往冬奧核心區,謝四光都會特意繞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對其仔細觀察。今年下半年,他打算創作泥塑作品《“雪如意”》,把這個備受矚目的張家口賽區標志性工程用泥塑再現,讓更多人欣賞。
今年53歲的謝四光,是崇禮區人大常委會的一名干部。他從小愛好泥塑,經常在工作之余,用泥土、軟陶創作反映塞外風土人情的作品,并有一些作品獲獎,因此被評為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泥塑類)、張家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泥塑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等。
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冬奧成功后,謝四光決定創作冰雪運動題材泥塑作品。為了把冰雪項目動作展現得形神兼備,他在網上查閱了大量冰雪項目知識及賽事活動視頻、圖片等,仔細捕捉每個動作、每個姿態的神韻。謝四光年輕時會滑雪,但年長后很少滑了。為了尋找創作靈感、讓作品更加惟妙惟肖,他重返雪場,滑雪之余,仔細觀察雪友們的姿態、表情,積攢了不少素材。
如何讓作品更富崇禮特色?謝四光經過思考,決定選用本地的紅泥作為創作材料,但這種紅泥和好后太重,塑造人物肢體時,老“立”不起來。怎么辦?他放慢進度,通過搭骨架作支撐,一點點嘗試,常常這個泥塑的胳膊塌了,那個泥塑走樣了,不得不推倒重做。就這樣,經過反復嘗試,2019年,他終于成功創作出了第一批冰雪運動題材泥塑作品——《單板》《雙板》《自由式滑雪》。
“你看,這幾個顏色有點發黑的,就是我最早創作的。崇禮是北京冬奧會大部分雪上項目比賽舉辦地,所以當時創作的都是雪上項目作品。”順著謝四光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其中,《雙板》表現的是一名運動員頭戴雪鏡、手持雪杖,做著炫酷的雪上動作,其雪板和鞋子連接處都被一絲不差地“捏”了出來。
第一批滑雪題材作品注重寫實,謝四光并不滿足,又琢磨著如何在作品中加入更生動鮮活的元素,加入更多崇禮特色。記者留意到,他后來的作品中,滑雪者由冰雪健兒變成了滑雪游客,并且把戴運動頭盔改成了戴帽子。
“戴帽子更有助于進行面部表情的塑造。這些游客的動作可能沒有運動員那么標準,但他們豐富的表情更能體現冰雪運動帶給群眾的歡樂,更好展現冰雪運動推廣普及的成果。”他說。謝四光堅持擠出業余時間創作,順利時三四天能完成一件作品,有的作品復雜些,就得做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截至目前,他已創作出12件冰雪運動題材作品。
如今,謝四光正準備把冬奧會15個分項的冰雪運動作品都創作一遍,組成一個冰雪運動主題泥塑系列。“我要用‘雪如意’和這個系列的泥塑作品,為冬奧加油,讓更多人通過中國傳統藝術感受冬奧的魅力!”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