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醫療協作造福兩地百姓 分級診療見成效

2021-08-02 10:45:40    來源:河北新聞網    

日前,河北燕達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攜手舉辦了京冀醫教研協同發展座談會暨燕達·朝陽合作7周年系列主題活動。合作共建7年來,北京朝陽醫院累計向河北燕達醫院派出162名專家,燕郊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北京專家的診療服務。

名醫問診、醫保破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藍圖下,位于廊坊燕郊的河北燕達醫院,日漸成為京冀醫療協作的一個范本。

分級診療見成效

——燕達門急診量較2014年合作初期增長6倍

從北京市通州區往東,過了潮白河,就是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河北燕達醫院就坐落在這里。

6月30日8時,胸心外科專家門診,來自北京朝陽醫院的李彤教授準時開始接診。

患者孟先生是住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當天特意掛了李醫生的專家號。診斷過后,他來到醫院為北京醫保患者開設的窗口交費。刷卡、交費、取藥,整個流程下來不到20分鐘。孟先生說:“能在家門口看上好醫生,還能享受醫保報銷,誰還往北京跑啊。”

燕達醫院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海玲介紹,與北京朝陽醫院合作共建7年來,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業務量也不斷增長。截至2020年,醫院年門急診量較2014年合作初期增長6倍,出院量增長近7倍,手術量增長391%。

可在2014年之前,由于京冀醫保不銜接、醫療資源不均衡等原因,燕達醫院病床空置率一度高達70%。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帶來了轉機。乘著協同發展的春風,2014年5月9日,燕達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簽署了《共建協議書》。在此基礎上,燕達醫院又先后與北京天壇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沉睡”的醫療資源被盤活了!與北京朝陽醫院合作1年后,燕達醫院門診量同比增長了181%,住院人數同比增長196%,手術量同比增長217%。

對此,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兩院通過切實合作,將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河北,起到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為推進分級診療做出了積極嘗試、取得了良好效果。

異地就醫結算破冰,是京冀醫療協作邁出的一大步,讓燕郊居民享受到了更多協同發展的紅利。

2017年1月5日10時15分,北京退休職工姜忠濤直接刷北京社保卡在燕達醫院掛號看病,成為享受京冀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首位北京患者。從這天起,幾十萬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參保人員,在燕達醫院就醫可直接刷卡結算。

此舉有效引導北京就醫外流,緩解了北京各大醫院服務壓力。

“過去在北京,各大醫院每天要接待100多個來自燕郊的患者。現在,北京的醫生來到燕郊,100多個患者省去了奔波的辛苦,你說這個社會效益大不大?”北京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保說。

學科共建結碩果

——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不能治的病能治了

55歲的燕郊居民張先生,因為體檢發現左側腎上腺腫物入院。北京朝陽醫院派駐燕達泌尿外科主任張鵬組織科室討論,認為張先生的腫物為嗜鉻細胞瘤,不排除惡性可能,決定實施4k超高清腹腔鏡手術。

據介紹,這項手術風險極大,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術水平。最終,張先生的腫瘤被完整切除,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張先生平安出院。

7年一大步。隨著北京朝陽醫院人才、專家、技術等優質醫療資源的持續注入,燕達醫院走上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其管理水平及醫教研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兩家醫院在心內科、骨科、泌尿外科、消化內科等重點合作科室相繼開展了4k超高清腹腔鏡手術、骶神經調控術、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成形術等一系列高精尖技術。

“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不能治的病能治了。”李海玲感慨說。

2018年底,燕達醫院通過了省衛健委對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評審。近年來,燕達醫院年申報各級各類科研課題保持高速增長,并成為河北醫科大學、河北東方學院、河北北方學院等多所院校的臨床教學醫院。

在北京朝陽醫院黨委副書記、燕達醫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勇看來,這得益于雙方建立的開放共贏的機制。

“兩院在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共管共建燕達醫院。朝陽醫院充分發揮自身學科人才優勢,全權負責醫院的醫療、教學和學科建設。河北燕達醫院充分發揮資本和經營的優勢,全權負責資本和運營,這種靈活的合作機制,使兩院合作的平臺更加開放。”陳勇說。

合作共建7周年之際,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再次簽署補充修訂協議,成立燕達醫院管理委員會,在管理體制、學科建設、臨床服務能力、信息化等方面深入合作,開啟兩院合作共建的第3個3年周期。

醫養結合創品牌

——近5000位北京老人燕郊養老

“七一”前夕,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舉辦了“同心向黨,共繡黨旗”活動。滿頭銀發的陳玉華今年69歲了,她精神矍鑠、素指翻飛,把對黨的感恩之心繡進了一針一線里。

陳玉華是北京退休人員,住進養護中心3年了。旁邊就是三甲醫院,起居有專人護理,還有豐富的文娛活動,陳玉華老人對住在養護中心的晚年生活很滿意。

近年來,京津冀三地相繼出臺系列政策和一系列合作文件,統籌建設特色養老服務片區,引導京津社會資本向河北養老服務領域流動。

依托一墻之隔的河北燕達醫院,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建立起國內領先的醫養康結合養老服務體系,能夠滿足自理、介助介護、認知照護、舒緩療護等不同養護需求,入選了首批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試點項目。

2016年底,養護中心一期2300張床位全部住滿。2018年10月,養護中心二期8000張床位正式開放入住。目前,養護中心共吸引了近5000位老人前來頤養天年,其中98%來自北京。

從2019年底開始,燕達醫院為養護中心的老人們開辟了“綠色通道”,設置了養護老人專職服務員,協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掛號、交費、就診等。

來自北京的祖瑞先夫婦切實體驗到了醫養結合的優勢。“有天早上,老伴兒感覺有些暈眩,我趕緊告訴了護士。護士很快把老伴兒送進了燕達醫院,發現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馬上就做了治療。”祖瑞先說,這段經歷讓他堅定了在燕達養老的決心。

祖瑞先夫婦在養護中心住的房間基本和家里一樣,二室一廳,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不同的是,房間設置了緊急呼叫按鈕。醫生給他們建立了健康檔案,每天有醫護人員上門給兩位老人做基本檢查,24小時有醫護人員值班守候。

養護中心副總經理李東輝介紹,目前,養護中心三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設置床位4730張。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燕郊承接京津冀地區養老需求的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