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一些電商平臺,快遞盲盒受到一些消費者追捧。這些快遞盲盒里裝的大多是一些價值不高的小物件。一些店家稱不少貨源來自積壓的無主快遞。
與專門制作的盲盒相比,無主快遞似乎有與生俱來的“盲盒基因”。但這種銷售“快遞盲盒”的行為本質上是“慷他人之慨”之舉,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爝f物品在流轉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類無法投遞的復雜情況,但對于包括無主快遞在內的異??爝f的處理是有嚴格程序的,絕不能將他人快遞隨意上架銷售。
我國《快遞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遞。”《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快遞管理規定》更是規定了嚴密的處理程序,比如,必須有不少于一年的保管期,對無主快遞開拆時要有兩名以上工作人員且實施全過程監控,相關物品變賣后所得扣除必要費用后交由國庫等。對于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明確要求“不得違法提供用戶使用快遞服務的信息”。就此來看,將包含原收件人信息的快遞作為盲盒公然上架銷售,顯然涉嫌違法。
“快遞盲盒”不能目中無法,解決“快遞盲盒”問題需要快遞企業強化內部管理,防止快遞被倒賣。電商平臺要利用技術優勢及時發現違法盲盒。監管部門要加強日常監管,依法打擊有關違法行為,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要理智購物,不要因貪圖便宜或一時好奇,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